好文:怎么去琅琊台 去琅琊台路线

小科普 93

明朝万历年间创立的东武西社,又叫瑯琊西社,其成员均为置身仕途、为官却不得志并屡遭打击的文人雅士。东武西社是一个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社团,它历经明代万历、泰昌、天启、崇祯诸朝,至清代顺治九年(1652)被官府取缔,持续六十余年,开晚明复社之先河

据《东武西社八友歌》记载,其主要成员有八位,即张蒲渠、杨津、董其昌、张文时、张世则、臧惟一、丁惟宁、陈烨。他们志同道合、激浊扬清,与南方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复社遥相呼应。主张广开言路,兴利除弊,剪除权奸,实行改良。他们虽在仕途上屡遭坎坷和失意,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成功。八友之中,除董其昌、杨津外,其余均为山东诸城籍人士

张蒲渠【社中首座称大张,年高硕德冠吾乡,谈说世事气激昂。】(生卒年不详),名肃,山东诸城枳沟普庆村人,明隆庆六年(1572年)廷试岁贡。曾任河北、元氏县县丞,饶阳、无极县县令。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张肃(字蒲渠)以不满时事,初署无极县印即拂袖而归。在故里放鹤园内,张蒲渠启蒙后代,传经授业,张氏家族文名大显,邑中文人多聚其侧。后与丁惟宁相遇,二人谈及时事,畅酣击节。遂相商,成立东武西社与权贵抗争。张蒲渠被推为社长。

丁惟宁画像

丁惟宁【聪明才隽丁足当,弹琴伯牙字钟王,蔚如威风云间翔。】(1542~1611),字汝安,号少滨,诸城城里人。是东武西社诸城籍成员中成就最高者。其父丁纯,字质夫,明隆庆六年(1572)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御史。丁惟宁20岁中举,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入仕后,政绩显著,声闻于朝。其性格刚直激烈,不避强御。四十一岁时,辞官归里,与乡友结东武西社。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丁惟宁因不取媚张居正而屡屡左迁,最后于万历十五年蒙冤贬官归田。丁惟宁的好友,明代著名书画家,曾任南京礼部尚书的董其昌来诸城访友,遇结社之事,遂入其中。

丁惟宁好文,尤喜赋诗,惜稿不存,传世甚少。近年来,海内外诸多学者考证,《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即是丁惟宁

董其昌画像

董其昌【董生文学已升堂,志高不乐游邑庠,云间孤鹤难颉颃。】(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太常少卿、国子司业、礼部尚书、太子詹事参,修《明神宗实录》。据《明史》载,董其昌仕途上也很不得意,屡深自引远。

史传董其昌、王世贞、王稚登等人的《金瓶梅》抄本最先是从诸城流传出去的,意即《金瓶梅》作者是诸城人无可置疑

董其昌擅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张世则【张骨鲠海内扬,不谋荣利耽词章,佳句往往追盛唐。】(生卒年不详),字准斋,诸城东关人,张文明之堂弟。明万历二年(1572)进士,历官宝坻县知县、吏部给事中、河南 佥事、礼部主客司郎中、四川安绵兵备俭事、江西湖东道参政等。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因弹劾权奸,于万历二十二年致仕。著有《貂珰史鉴》、《大学初义》等,著《治平要览》一书未成而卒。

臧惟一画像

臧惟一【渊涵岳立莫如臧,临风玉树音琅琅,教子且能有义方。】(1542~1607),字守中,诸城瑯琊台人,后迁居城里。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官太常寺少卿、顺天府尹、河南巡抚、兵部右侍郎等。其性情刚毅、关心民事。任河南巡抚时,持大体,除苛佃,与民休息。为世人所敬。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臧惟一屡受张居正排挤,及居正败,才擢顺天府尹,(万历)二十七年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未几,病痱致仕归。

陈 烨【陈也差变少时狂,左耳重听鬓毛苍,一无所能能持觞。】(1530~?),字光宇,号后崖,诸城城里人。嘉靖四十年(1561)进士。历官工部虞衡司主事、工部屯田司郎中、正定府知府、南京刑部郎中、延安知府等职。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陈烨以指责时弊而于万历二十七年致仕。万历三十年(1602)主持编修《诸城县志》。有《东武西社八友歌》传世。

杨 津【秀眉隆准髯者杨,平生肮脏任刚肠,腹中储书可万箱。】字汝问,嘉靖己未(1559)进士,诸城西北隅人,官常州推官。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杨津苦于瓠系,忿于世道,官二年而告归。

张文时【台下二张黝而长,蔼若春风剧温良,谒钤今观上国光。】台下二张,即居住诸城超然台下的张文时,官温州判官。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