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妻 书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赏析】
本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信,又题作《绝笔书》。林觉民14岁考入福建高等学堂,广泛接触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刻影响。1905年与陈意映结婚,后夫妻情深意笃。1907年赴日留学,在东京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初,黄兴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他奉命回国召集同志起义时他是敢死队成员,激战中他中弹负伤,力尽被捕。就义时从容自若,视死如归,时年仅25岁。这封绝笔信是在州起义的前三天即4月24日夜写的,写在一块白色方手的上。烈士牺牲后,由友人寄到家中。陈意映和泪捧读,悲痛欲绝,两年后即忧郁而死。
这封书信表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志士的伟大胸怀。他们为了推翻封建专制,谋取天下人的自由幸福,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和生命。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说明自己写信的原因和写信时的悲痛心情。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六自然段)详细闻述自己忍舍汝而死正是因为至爱汝的道理,倾诉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之情,说明自己不能与妻子相守以死的原因。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室结尾)再次倾诉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对国事的担忧,对死别的悲恸。
这篇书信的突出特点、一是感情丰富,情满笔端。作者在抒发爱国主义情感时,并不回避夫妻私情,也没有掩藏自己的眼泪和与亲人永别的伤痛,而是用肺腑之言和真挚感情安慰妻子,用革命者的豪情激发妻子对天下人的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在吾今与汝无言矣一句之后,作者对妻子的话似乎已经说完,但其心中的深情却是难以道尽的。烈士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和妻子相伴,使她不至孤独和凄凉。明知今日既已成永别,他生缘会更难期,仍千方百计给以慰藉千言万语,难表深情,他只能以一恸作最后的诀别。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言情达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信末附言,更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感情的至深至诚是构思缜密,脉络清楚。一般的绝笔书,写在死别之际,思绪万端,感情复杂,千言万语不知从何写起,难免有脉络散乱之嫌,本文却丝毫不给人这样的感觉。全文主旨是剖明吾衷,即至爱汝而又勇于就死的思想情怀。作者起笔表示了死别之意,接着提出忍悲作书的原因,即恐汝不察吾衷,由此展开下文。接着先说明革命志士当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福,从而阐述了勇于就死的道理;然后回忆往事,抒写内心至爱汝的感情;最后通过今日事势的分析,将爱汝和就死两者统一起来。至此吾衷已经清楚剖明,吾今日与汝无言矣一句,收束了文章的基本内容,但这时作者内心仍不平静,于是设想死后的情景,慨叹现实与人生,再次表示爱汝的深情和就死的决心。作者虽然泪珠和笔墨齐下,但革命的理智仍在,文章写得条理清楚,构思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