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哺乳动物出生时会走路,但人类后天会学习?

小科普 126

人类是现在地球上的霸主,能以绝对的优势碾压其他任何动物。因为人类的大脑,真的太发达了,我们是自然界中唯一一种,能用双手创造东西的智慧物种。人类依靠科技的力量,可以轻松打赢其他动物

尽管我们依靠科技创造出很多威力强大的工具,但自身的实力很弱。如果没有工具只依靠肉体的力量,人类在自然界中,完全打不过狮子、老虎等顶级捕食者。

甚至连一些弱小的哺乳动物,都比人类要强。比如有的哺乳动物,刚出生的时候就能走路,几个小时后就会奔跑。野外的斑马、角马、水牛等幼崽,刚出生就可以走路,适应之后跟随母亲学习奔跑,小小年纪就掌握躲避天敌的技能

而人类刚出生的时候却不会走路,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这个简单的技能。有人说,如果人类的幼崽也可以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刚出生几分钟就能蹦蹦跳跳,不知道有多好,父母就不用费尽心思照顾孩子了。

那走路这种基础到像是本能的技能,为何部分哺乳动物天生就会,而人类要后天学习呢?老规矩,烦请各位读者老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免费的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其实人类不能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天生就会走路,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或者说,这是我们进化成智慧物种付出的一点小代价。

人类的一切文明起源,可以说都是从直立行走开始。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之后,更灵活的上肢,帮助人类的祖先掌握更多技能,进而获取充足的食物,为大脑容量增加提供足够的营养。但同时,直立行走也导致人类的盆骨缩小,才能保持走路时的稳定和平衡

虽然咱们的近亲大猩猩、黑猩猩也会直立行走,可它们走路的时候都是一摇一摆,不够稳定也很难长距离行走。这就是因为骨盆太大,腿骨向前迈动不方便。

而且,人类的盆骨在演化中缩小,头骨却在变大,以获得更多的大脑容量。更高的脑容量,能确保人类的智力远超其他动物。这也导致一个非常矛盾的情况,我们的头部占比太大了,脑部重量也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没办法等婴儿完全发育再分娩,因为根本生不出来。所以,在自然进化中人类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优先保证胎儿大脑发育,其他身体器官发育暂时滞后。

大家都带过孩子吧,婴儿的头部和身体对比,是不是显得特别大呢?头身的大小比例也和成年人不一样。

几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中,人类慢慢敲定了胎儿头重脚轻的方案,牺牲其他身体器官发育,获得顺利分娩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的婴儿在自然界中算是早产儿。

即便如此,人类胎儿过大的头部,也导致我们分娩非常困难,无法像一些野生动物一样,轻轻松松就完成分娩。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已经明白。婴儿出生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发育完全,身体其他的器官和骨骼的发育完成度较低,需要父母精心照顾,等发育完善后才能学习走路。而很多哺乳动物的幼崽,在母亲的子宫里已经发育完善,所以一出生就能走能跳。

而且人类婴儿都是先天不足,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离开父母必死无疑。但婴儿发育不成熟对人类影响很小,毕竟有了智慧之后,我们对比其他野生动物,战斗力简直是天花板级别的,婴儿可以父母保护下安全地成长。

而野生动物没有智慧,一切依靠本能活动,因此必须要一出生就能跑能跳,才能躲避天敌追捕,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