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用手机看视频,同样一个手机,同样一个视频。为何用家里的WIFI容易出现卡顿等现象,而如果改用手机流量,就会流畅很多?按照道理来说,无线路由器离自己更近,应该信号更好才是,为何会产生这样与常规认知相反的概念。
今天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手机所有信号均来自手机基站,各位可以认为手机基站是一个超大型的无线路由器。手机基站最终也是通过光缆连接运营商服务器的。
众所周知,目前家用WIFI是在固定宽带上加装无线路由器的方式实现的,我国家庭固定宽带的收费方式是以包月无限量的形式的,而移动宽带收费方式(就是手机流量)大多采用套餐(即月流量的形式)。
现在回归正题好了,影响手机上网速度的因素很多。
首先是设备原因。
手机基站设备是专用特种设备,跟百来块的家用WIFI性能不是一个级别的。刚才说过,移动宽带本质上是按使用流量收费的,换句话说,同样时间内,手机网速越快,就更容易耗费更多的流量,为此三大运营商也愿意在传输设备上进行投资升级。
其次,网络节点少。
家用固定宽带几乎都是共享宽带,中间有很多网络节点。
打个比方,手机基站最理想状态下可以直接连接三大运营商的机房。可以全程用最好的设备传送,最好光纤传送。可以优先配到最好的网络资源,网速(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速度,可以理解为上传和下载速度)、延长率、丢包率都可以做到最好的程度。
而家庭宽带不行,线路从运营商机房出来,要拉到片区机房,一路分流小区设备机房,然后到小区楼下才能入户到用户家里,用户家里还有线路和网络设备分流……
这么多网络节点,自然比不上直连的手机基站。
中途不知道要经过多少设备、线路,尤其是用户家庭里面的线路和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都不是运营商可控的,这么多环节只要出现一个短板,网络质量肯定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