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听障儿童的发音器官是发育正常的,只是因为缺少口语的锻炼导致其能力没有得到发展。通过发音训练,可以让听障儿童学习发音的方法,尽量发出清晰的语音。
从自然感觉上,人们可感受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节。但事实上,音节是由比它更小的语音单位组成的,汉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强的规律性,声母、韵母、声调是汉语多数音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声母:
气流从肺部出来,经过声带振动或不振动,再经某两部位构音器官的阻挡,所造成的语音称为声母。
声母发音部位
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 音、舌面音、舌根音。
双唇音:上唇和下唇的阻挡;可发出b、p、m。
唇齿音:上齿和下唇阻挡可发出的声音f。
舌尖前音;由上齿背和舌尖阻挡发出的声音;可发出z、c、s。
舌尖中音:由上齿龈和舌尖阻挡:可发出d、t、n、l。
舌尖后音:由前硬鄂和舌尖前阻挡;可发出zh、ch、sh、r。
舌面音:由前硬颚和舌面前阻挡:可发出j、q、x。
舌根音:由软颚和舌面后阻挡:可发出g、k、h。
清音与浊音的分类
声带振动是浊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
清辅音
按照送气与否可分为送气的清辅音,与不送气的清辅音;但并不意味着不送气清辅音没有气流流出,只是较缓,不易察觉。
2-5岁内地正常儿童韵母和声母发展的总体标准
韵母:除ü在3岁半时稳定,其他的韵母在3岁前发展完成。
声母:
3岁之前:b、p、m、d、t、n、l、g、h
3-4岁: j、k、q、x、z、c
5-6岁: s、f、zh、ch、sh、r
普通幼儿辅音发音进程表:
第一阶段:b p m h w
第二阶段:d t n x f y
第三阶段:l k g s q c j
第四阶段:zh sh ch z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