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是什么?(宫殿前的华表到底是个啥?)

小科普 106

凡第一次到首都北京的人,无论是游客还是出差者,多会到天安门拍张纪念照。而立于天安门城楼前的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同样吸引了众多中外游人的眼球。因为它柱身上所雕刻的精美蟠龙流云纹饰,以及柱上端安装的一头大一头小之云朵形横石,使它尤显得神奇壮观,所以不少人还专门与"华表"共影。但你知"华表"的历史演变吗?又知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又有何具体意义呢?"华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可追索到远古时代,只是在其名称、形状和意义上同天安门前的"华表"有较大差异。相传在原始时代便有了相似的木制品,不过名称为"华表木"或曰"桓木",其意义却与天安门的"华表"完全不同。古代称"表者,标也。",意思是指路标,即是在交通要道口立之木制路牌,形状是在木柱上方加木横板。当时的古人,很乐意接受这种提供方便的"华表木",所以十分普及。

到尧舜时期,"华表木"又称"诽谤木",又增加了新的功能。难道尧舜允许人们随意诽谤他人吗?当然不是,因为当时的"诽谤"二字同今之"诽傍"二字意义完全不同,而是允许人们在木柱上刻写对王室和官吏的意见,并非指造谣污蔑和恶意中伤。当时的"诽谤"二字,其字义上是指议论是非,所以"诽谤木"如同今之"意見箱"。但当封建君主制取代原始社会体制后,帝王们为树立自已的绝对权威,当然不允许百姓能隨意对封建王朝提意见了。而是将这流传甚广的"诽谤木"形式纳入皇家专用,而是将大木柱雕刻上龙、云之纹,以表示君王是龙的化身、云海上的天子,故将"华表木","诽谤木"之名改称为"华表",以象征华夏的皇权,其"华表"也仅允许置于皇宫或帝王陵墓前。当然其形状、图纹和材质,又经过了许多朝代,才由木柱改为岩石雕刻而成,也变得越来越高大,龙、云图饰也更加精美。

如今立于天安门前之"华表",不仅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而且图纹生动挺拔壮观。不过清代的这对"华表",也毫无"指路标"和"意见箱"的作用了。据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