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夜宵界的神级面馆
三十年如一日的弄堂味道…
然而,刚刚传来的消息说
魔都大名鼎鼎的长脚汤面
从大年初六开始,就要关门了!
吃货们不甘心
又特地去联系博主确认
得到的消息却是
老板说的,真的要关了!
1
黑咕隆咚弄堂里的深夜面馆
长脚爷叔身高1米9,外号长脚
已经60多岁了
年轻时去江西插队落户
回到上海以后
长脚为了生计,决定开一家面馆
那时候什么也没有
就在肇周路166号
那个黑咕隆咚的弄堂里
自家的房子隔出一块地方
摆了4张桌子
又在弄堂口支了一张缺了角的三夹板
上书四个大字:长脚汤面
这是长脚爷叔自己写的
没想到这个简陋的招牌,一放就是30年
2
只卖一碗青菜肉丝汤面
长脚汤面渐渐做出了名气
然而很多食客去了店里才知道
原来这里只卖一种面:青菜肉丝汤面
分不辣、眯辣(微辣)、重辣几种口味
小青菜碧绿生青、红烧肉丝入味三分
面条是和筷子一样粗的手擀面
搭配用猪油做的配料
色泽浓郁,一看就是老上海的口味
为什么只卖一种面?
一件事情做好了,够用一辈子。
长脚爷叔说,
让我做一桌丰盛的美食自是不在话下。
不过也没这精力,
让你切一下午青菜试试?
要不了一周就不愿意干了。
任何事情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
所以说,
一样东西做得深就够了,
你会做得再多,样样三脚猫功夫有什么用?
3
任性的爷叔和排长队的大咖们
每晚九点营业
凌晨两点收摊
长脚爷叔负责烧菜烧面
阿姨负责切肉丝、熬猪油
坊间传闻,长脚爷叔很任性
一天只卖70碗面
卖完结束,绝不多做
面馆不到深夜不开,下雨天不开
夫妻吵架心情不好也不开
而且,面的价格也一直在涨
以前30、40元一碗
现在要50元,加菜加肉更贵
还只收现金
不支持任何手机支付方式
但是,食客们仍然趋之若鹜
几乎每次去都要排上15-30分钟的队
排队的人能挤满一整条弄堂
看墙壁上的留影
王思聪、潘玮柏、李晨等大咖都来吃过
4
然而,长脚汤面还是要关了
然而,随着肇周路的整体动迁
长脚汤面也要关了
爷叔说,
拆掉么最好,我们就不做了呀,退休,游山玩水去。
现在心血都花在女儿身上,她在波士顿读书。
至于把这门手艺传出去
长脚爷叔说
自己曾经手把手教了一个月
但别人烧出来的始终不是那个味道,差口气
5
肇周路上的小店大多消失了
事实上,伴随着肇周路的拆迁
这里的很多小店都消失了
· 牛 肉 煎 包 ·
香酥牛肉煎包淮南牛肉汤
简单粗暴,店名就是主打菜名
拳头大小的煎包3块钱一个
外皮煎至金黄酥脆
内里则有着丰盈的汁水和超大的肉馅
好吃到令人流连忘返!
可惜,现在没了!
· 阿鑫面馆 ·
曾经,肇周路上的阿鑫面馆名气响当当
但现在,面馆的招牌还在,只是大门紧闭
而搬到了雁荡路的阿鑫面馆
一碗蟹粉面卖168元
各种负面层出不穷:
就因为明星送了几个花篮、
用弄堂文化消费情怀、贵到看不懂……
· 阿婆豆浆 ·
曾经阿婆豆浆门口的长队,
是肇周路的一大奇景,
食客们为了喝上一口阿婆亲自磨制的豆浆,
甘愿在寒冷的夜里瑟瑟发抖排长队……
如今,阿婆去世已多年
阿婆豆浆也永远地消失了
6
寒冬中,还有很多店也离开了
2018年,被很多小店称为寒冬
在这场严寒中
上海首家正宗泰国餐厅
东平路上的天泰泰国料理关了
同时消失的还有东平路上的
D.O.C意大利餐厅、藏珑坊、钲艺廊、青珑工坊
以及Sashas酒吧、久久滴水洞
仙霞路上的香港点心皇、婉君烧烤
昌里路上的周斌臭豆腐、卤肉烤鸭卷
都没了……
汾阳路的卡拉斯音乐商店
上海最后一家私营唱片店
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还有一部分网红店、连锁店
也没有躲过这波寒潮
这是去年关店的餐饮店↓
7
抢救上海小店
在这些倒闭的店中
有些是过度营销的网红店
仅靠流量来吸引食客
本身就不足以支撑店的长久生存
但另外一些伴随魔都不断成长
如今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闭店
却着实令人感到惋惜
有人甚至喊出了抢救上海小店的口号
但保护,仅靠政府买单和贩卖情怀是不够的
这个命题,值得大家思考……
至于小编,还是趁长脚汤面还没有关门
再去吃一口吧!
长脚汤面
地址:肇周路166弄弄堂内(近济南路)
营业时间:21: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