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 提名(奥斯卡提名动画电影来了)

小科普 137

明天早上就是第90届奥斯卡颁奖礼。

可能很多人都搓着手在等,最佳影片到底是《水形物语》,还是《三块广告牌》;究竟是狗爹终于圆了影帝梦,还是丹尼尔·戴·刘易斯拿下第四座小金人。

当然,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奖项值得关注,比如,最佳动画短片

相比长片,动画短片最大的好处就是:嗯,短。

非常适合在奥斯卡之后集中突击一下,一口气看五部,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那么,在奥斯卡即将颁布之前,你还不抓紧补一下么?

而今年的奥斯卡短片提名,也是蛮多看点的。

感兴趣,记得去B站或各种视频网站去找哦,都能看到的,非常、方便。

《亲爱的篮球》

Dear Basketball

从主创的咖位来说,《亲爱的篮球》毫无疑问是所有提名短片中最大牌的。

导演格兰·基恩,是经典版《人猿泰山》《美女与野兽》的动画总监,配乐是已经86高龄的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旁白是科比自己念的,他也是本片的制片人。

而影片的内容,就是2015年那篇令无数球迷潸然泪下的退役声明。从一个男孩到篮球巨星,科比的职业生涯被浓缩在了短短的5分半钟里。

凭借着豪华的配置,《亲爱的篮球》拿下了今年的动画安妮奖。在很多人看来,它也是最佳短片夺奖的热门。

不得不说,去繁从简的铅笔画风是一个非常讨巧的选择。相比用真实画面拼凑剪辑,铅笔画更显拙扑与童真。把科比篮球生涯中的经典画面抽象化地重现,让人觉得陌生又亲切。

而那个把袜子团成球扔进筐中的小男孩,也不再是叱咤风云的黑曼巴,而是化身成为每一个热爱篮球的孩子。

但我实在无法假装喜欢这部短片,就像我无法假装自己是科比的球迷一样。当然,不排除科比的球迷会被这部短片打动。

但是,这部以煽情为目的的作品,仿佛一场大型配乐诗朗诵表演。踩点精准,情感饱满,但内容却薄如纸片,余味寡淡。尽管几处画面转场看起来颇具匠心,也不过是动画界早就玩坏的套路罢了。

一部讨好粉丝的中庸之作,拿下安妮奖已经是对它最大的肯定。

《失物招领》

LOU

这部皮克斯出品的短片牌面也不小。导演戴夫·穆林斯是绘图师出身,参与过《寻梦环游记》《头脑特工队》《飞屋环游记》《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换句话说,近15年皮克斯的片子,都有他的一份心血。

故事也是经典的皮克斯式鸡汤:

一堆被小朋友无心遗矢的物品在失物招领箱里成了精,不仅能分别找到各自主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还能有七十二般变化。

在默默守护着校园的同时,顺便教育了一个喜欢霸凌别人的小坏蛋。最后每个人都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小坏蛋也找回了心中遗矢的美好。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流畅的编排,精湛的技术,温暖的结局,看完之后不乏会心一笑,却也不至于拍手叫好。

这部短片我最喜欢的,是片名的设计。

失物招领的英文是LOST AND FOUND,L、O、U是其中三个字母。而开场画面里的那个失物招领箱,又恰好丢掉了LOU。配合剧情不难发现,片名与影片文本,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互文。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印象最深、也是最喜欢的一部皮克斯动画短片,还是1997年的《棋逢敌手》(Geris Game)。那是我所见过的,关于孤独最幽默的描述。

我也挺怀念那个年代的:那时候的迪士尼尽管强大,但也绝非今日一般稳坐霸主地位,皮克斯正在步入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蓝天工作室即将迎来它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梦工厂也才刚刚成立。一切看起来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反叛的童谣》

Revolting Rhymes

这两年毁童年系列的作品非常盛行。被现实不断抽打的男男女女们,似乎很乐于看到那些精致美好的童话被打破,解构,再赋予成人世界的黑暗,并谓之这才是真实。

《反叛的童谣》显然顺应了这样的潮流。短片剧本改编自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小说,德普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出自他手。

这部短片作品的导演,则是3位德国青年导演:扬·拉豪尔、雅各布·舒和宾-汉·图,其中扬和雅各布,都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提名。

这部作品里,一口气改编了《小红帽》《白雪公主》《三只小猪》《杰克与魔豆》《灰姑娘》5个故事加0.5个《青蛙王子》。利用巧妙的编剧结构,把几个童话串联在了一起。不仅颠覆了时代背景(古装剧变成了现代戏),场景设置(宫廷舞会变成了夜店狂欢),更重要的是颠覆了人物关系与人物设定:

小红帽与白雪公主青梅竹马,恋人未满,友达以上。种豆子的杰克暗恋灰姑娘,而人人都爱的王子,却是不折不扣的暴力狂。

大家对小猪存钱罐的形象再熟悉不过,所以三只小猪之一成了贪财的资本家。矮人对金子钟情在爱尔兰神话传说也由来已久,于是七个小矮人便成了嗜赌如命的赌徒。小红帽拿起了屠刀,大灰狼却放下了仇恨。

而由此展开的情节里,涉及了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怀、对权贵的嘲讽、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各种议题。一直到最后,人与狼之间的那一眼对望中与角色错位,又狠狠地回扣了一下影片的主题。

(穿着人类衣服的狼,和披着狼皮的人)

这种细节丰富的改编让人感觉相当过瘾。而且英文对白几乎全部押韵,听起来非常舒服。

不过以上这些都还不足以证明,主创团队有多么的聪明。

《反叛的童谣》分为1、2两部,每部各29分钟。理论上来说,考虑到作品的完整性,要两部合在一起看才是。也就是说,总时长是58分钟。

然而奥斯卡对于参选的短片的时长(不论是动画短片、真人短片还是纪录短片)有着明确的要求:不得超过40分钟。

有趣的是,在奥斯卡官网的提名名单中,并没有提及,获得提名的究竟是的《反叛的童谣》第1部,还是第2部。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直到上周有在美国学电影的朋友回复了我的朋友圈,才解开了这个谜团。

是啊,奥斯卡也不过是一场娱乐盛会而已,何必这么认真呢。

《花园派对》

Garden Party

近似纪录片质感的CG画面,令人细思恐极的剧情。

一间被荒废的豪宅,一群不明所以的青蛙,一个沉没已久秘密。这可能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悬疑感做得最好的短片之一。

从动物的视角出发,巨大的人类物品与青蛙之间体积大小的对比,就营造出了不同寻常的氛围。单是这个想法,就已经值得称道了。

鬼魅刺耳的配乐,还有不时穿插其中的暧昧与幽默,一点一点露出的线索与最后的结局,让这部短片显得愈发有趣。

为了保证大家的观影体验,这部短片,我不剧透。但稍微点一下题,短片中涉及到了七宗罪中的暴食和色欲,可能还有贪婪。

这样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片子,主创团队却是一群来自法国的大学生:整个团队只有8人,6个导演,1个作曲,1个公关。这部短片,是他们的毕业作品,一共花了10月个时间完成。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Vincent Bayoux, Florian Babikian, Gabriel Grapperon, Lucas Navarro, Victor Caire, and Theophile Dufresne)

一想到我国著名高等学府毕业的影视导演,历时近10年,也拍出了《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这样的作品,并且正式宣布申报戛纳电影节长片竞赛单元,作为一个正能量电影博主,我想由衷地赞叹一句: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负空间》

Negative Space

所有提名短片中最喜欢的一部,放在最后说,也是最想推荐的一部。

这是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别人家的父子交流感情,可能靠打篮球,或者靠聊汽车。而他们,靠收拾行李。

儿子帮父亲整理行装,父亲把儿子装进心里。行李这个意象既是本体,也是喻体。而负空间的含义,在短片的最后一刻才被揭示出来。片尾的画面与台词,在意境上像极了余光中的《乡愁》——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短片改编自美国诗人Ron Koertge的同名散文诗,诗文的内容就是影片的旁白。导演马克斯·波特和茹·库瓦哈特从2008年开始搭档做动画,2011年开始在圣丹斯电影节崭露头角,直到今年,第一次提名奥斯卡。

这一对儿,看起来就像是有趣的人。

《负空间》是所有提名短片中时长最短的,算上所有片尾字幕,也才只有5分钟。同时,它可能也是最不受关注的一部,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只有1373人,IMDB只有654人(LOU在豆瓣上有5600多人看过,IMDB上有3300多人)。但是,它的豆瓣评分却是五个短片最高的,高达8.7分。

全片以定格动画的方式呈现,其中几处场景设计,完成得十分漂亮:汽车经过的公路变成了拉链,打开了回忆中的行李箱。被装进父亲行李箱的儿子,再次被衣服的潮水所吞没。而大海中的各种生物,也是衣物的拟态。

另一个不为人所注意但又有意思的点是,这部短片几乎没有配乐。故事情绪的推进,全部依靠画面与旁白的配合来完成,在诗歌文本本身的节奏感中,酝酿出了独特的叙事韵律。

深情却不煽情,很高明了。

不骗你,真的是最短的,最好看。

所以,即便,其他短片你没时间看,这一部,你应该看看。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