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 等新兴领域。
即时物流成新趋势
即时物流是完全按照用户突然提出的物流要求进行物流活动的方式,是一种灵活性很高的应急物流方式。相对于传统物流,即时物流核心特点在于即时性,即满足用户提出的极速、准时的配送要求。因此,传统物流可以采取固定时间配送和揽收,即时物流则需要第一时间配送订单,即时物流的平台要保证足够的运力来匹配订单。
9月27日召开的2022年中国同城即时物流行业峰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美团配送发布《2021-2022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报告》,在即时零售、跑腿等非餐饮场景驱动下,即时物流向全场景、全距离、全时段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订单量达294亿单,预计到2025年将达793亿单。报告指出,即时物流正与邮政快递业态优势互补,在便利民生、助力实体、引领物流科技创新等方面贡献力量。
即时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据人民网研究院《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至去年底,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4亿,生鲜、日用品、医疗物资等非餐饮业务成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
即时物流行业最初以服务餐饮外卖行业为主,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拓展出更多品类与业务类型,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的背景下,伴随流量多极化趋势与即时履约能力的提升,即时物流服务范围逐步覆盖全场景、全距离、全时段,成为即时零售不可或缺的新基建。
跑腿服务是随即时物流发展出现的非标准化服务。2021年中国跑腿经济市场规模达13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64亿元,发展空间巨大。调研数据显示,使用跑腿服务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省时省力是消费者使用跑腿服务的主要目的。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我国物流规划作出了统一部署,提出推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提升末端‘最后一公里’网络服务能力,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即时物流行业迎来新机遇。作为泛快递化新业态,即时物流行业将持续与邮政快递业优势互补,协同构建中国现代流通体系,更好满足用户多领域、多场景、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团、阿里、滴滴、京东、拼多多、顺丰等企业均在此赛道有所布局。其中,阿里、京东、美团已经搭建起远场-近场/次日达-同城/即时零售体系,同城即时物流已然成为巨头间的必争之地。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智研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