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访闻
编辑丨访闻
忽必烈汗(Qubilai-Qan) 是1260 年至 1294 年蒙古帝国的统治者。
他的功绩包括以元朝(1271-1368 年)的名义在中国建立蒙古统治,从而成为第一个统治中国的蒙古族国家。他在上都(商都)建都,并建立大都(北京)作为其继承者。
在忽必烈统治时期,蒙古帝国扩张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从里海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一路上遇到了挫折,包括在东南亚的一系列结果喜忧参半的战役以及 1274 年和 1281 年两次入侵日本失败。
忽必烈,最后一位伟大的蒙古统治者,因反复暴饮暴食而病情加重而死和酒精;他的坟墓从未被发现。
忽必烈的早期生活
忽必烈生于 1215 年,是拖雷(约 1190 - 约 1232 年)的次子,也是蒙古帝国(1206-1368 年)创始人成吉思汗(1206-1227 年在位)的孙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1251-1259 年在位)是蒙古帝国的统治者,而忽必烈则被任命为蒙古控制的中国北方总督 ( ilkhan )。
忽必烈等待时机,并借此机会建立了支持网络和才华横溢的顾问团队,其中最著名的是刘秉忠(1216-1274 年)。从 1253 年起,忽必烈还亲自与蒙哥并肩作战,进攻仍由宋朝控制的中国南方(960-1279)。蒙古军队穿过西藏进入云南,于1257 年征服了大理王国。蒙古人可以从这里进攻宋朝的弱点,因此计划从南方和西方发起四管齐下的进攻。然而,由于蒙哥于 1259 年 8 月 11 日因病意外去世,这场运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此停止了。
忽必烈征服了宋朝,四个世纪以来第一次统一了中国。
蒙古帝国内战,忽必烈继承汗位
当蒙哥于 1259 年去世时,反对宋的运动被放弃,因为蒙古指挥官之间很快就谁可能是他的继任者展开了争夺。一场内战最终在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爆发: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1219-1266 年),他们都宣布自己为新可汗。
两可汗的局面直到 1264 年才得到解决,即使在 1260 年蒙古部落首领库鲁尔泰会议正式宣布忽必烈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全能统治者)。
阿里不哥因其保守主义而受到欢迎(而忽必烈在当今被认为有点过于中国化),并且他拥有控制帝国中部及其首都喀喇昆仑的优势。不过,忽必烈最终会获胜,这要归功于中亚诸侯的支持、他对蒙古帝国侍卫的控制以及他作为中国总督所掌握的极其优越的资源。
成为大汗仍然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头衔,但实际上,帝国已经分裂成多个汗国,每个汗国都由成吉思汗的后裔统治。
忽必烈现在可能统治着曾经是蒙古帝国的最大和最富有的部分,但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个更古老、甚至更有声望的职位:中国皇帝,几个世纪以来许多草原游牧民族的野心。
中国宋代,1268年,忽必烈认真地把目光投向了江南大地和宋朝的大业
这场战役将是漫长而艰巨的,宋军能够部署超过1,000,000 人的军队,双方都配备了最先进的火药武器、弹射器和攻城机械。还会有战争史上最大的船只参与的海战。
蒙古战争在亚洲的成功是建立在快速骑兵的基础上的,但宋朝通过故意采用更静态的战争战略并在关键城市建造强大的防御工事来反击这一点和河流过境点。为此,忽必烈用了漫长的十一年时间,一个一个挑出他的目标,最终击溃宋国。
进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要塞襄阳是这次战役的典型代表。被围困了五年,由于坚持不懈和先进的弹射器(根据阿富汗的设计制造),它于 1273 年陷落。然后,在 1275 年初,可汗召集了另一个库鲁勒泰,这次是为了决定如何在他对宋战役的最后阶段进行。
1275 年 3 月,蒙古人渡过长江,势不可挡,赢得了海陆大战. 随着许多宋将叛逃或投降,朝廷被小皇帝的谋士之间的内斗所困扰,以及对整个常州城的无情屠杀,宋朝的末日已近在咫尺。
1276 年 3 月 28 日,皇太后和她的小儿子恭宗皇帝(1274-5 年在位)连同首都临安投降。宋皇室成员被俘虏到北京。
一群忠诚的支持者又战斗了三年,在此过程中又任命了两个年轻的皇帝(端宗和狄兵),但蒙古人在他们面前横扫一切。宋朝已经足够富有,但由于缺乏政治统一、缺乏军事投资(这是过去中国战争的一个特点) 、缺乏机动骑兵以及普遍落后的武器创新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终,1279 年 3 月 19 日,在现代澳门附近的崖山赢得了一场伟大的海战,这是该国自 9 世纪以来首次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