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东北大米就生长在黑土层巨厚50公分的北大荒黑土地上。东北大米还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三大天然优质水系,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灌溉生长。其次看地理环境,该地区是一年能产一季的优质粳米,年平均光照可高达2574小时,年均有效积温达2500摄氏度。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赋予大米优良口感。
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不用菜就能干两碗大米饭,这是对东北大米的最高评价。其实,东北梗米的特点在于米香和粘性,尤其在蒸熟之后,晶莹剔透,香糯回甘,即便放冷了也不会回升。那么,东北大米为什么这么好吃?首先,我们要科普一下,米饭的口感差异主要是由淀粉的理化性质决定的,包括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活化温度以及粘稠度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指标中,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大米口感的好坏。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大米,蒸煮后口感粘糯,颗粒分明,有光泽。反之呢,大米颜色发暗,口感上也比较干硬,尤其在冷却之后更为明显。根据相关标准,优质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到20%之间,而东北五常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大约在17%。如此优秀的东北大米自然离不开黑土地的孕育。但除此之外,东北大米还经历了漫长的选育过程。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东北地区的农业技术人员开始进行育种,通过一次次的优中选优,为东北大米的好品质打下了基础。因为高寒地区作物生长周期长,更有利于风味物质和营养的积累,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东北大米也就自然好吃。
尤其自家大米 不抛光 不打蜡 有营养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