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未然(防备于未然的意思)

小科普 150

与人沟通,事实上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课题,我们常说一句话可以百样说,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得到的结果就会不同。

而当我们所处的立场不同时,就大概率的会产生矛盾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有些冲突事实上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他们事先消解的。

而这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在冲突真正出现的时候,又会被常常忽略的,那就是对事不对人。

对事不对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具体该如何做,想必很多人心里其实是很迷茫的,所以升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四个在沟通时需要践行的点:

1、质疑事件,而不是质疑动机。

很多冲突之所以发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一方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没有专注于表达对事件的感受,而是去质疑和否定对方的动机,而这个动机其实也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不能代表对方的真实情况。

质疑一个具体的事件,很好解释,事实就摆在那里,而质疑动机,就会让对方想解释也无从下手,因为你已经对对方有一个自己的设想了,那对方再去反驳你,你是听不进去的,还会觉得对方是在狡辩,在为自己开脱,所以这样的做法,当然会让对方有一种被冤枉的感受,从而产生对抗情绪,冲突也就随之产生了。

所以,在出现分歧的时候,将目光放在事件本身,而不要随意的上升到动机层面,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2、沟通用事实开场。

到了具体的沟通环节,既然你们是要围绕一个既有事实进行讨论,那你就需要先把既有事件说出来。

在描述事件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夹带自认观点,力求客观,也就是你在描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说形容词,描述的结果也不容争辩。

举个例子,公司的一个员工经常迟到,那你要跟他去沟通这件事情,你开头就不能这样说你这周怎么总是迟到,这里的总是就是包含你的观点和责备情绪在里边,还有什么才算是总是呢?没有一个固定标准,这就给对方留了争辩的余地,所以你在说话的时候,不如就直接了当的说你这周迟到了三次,这就是一个客观并且不容争辩的事实。

3、传递自己真正的意图。

就是你要明确的告诉对方,我说这段话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不是什么。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对于其他人说的话有的时候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尤其是说一些听起来不太友好的内容时,更容易因为夹杂着情绪而使得理解出现重大的失误。

所以,防范冲突于未然,就需要先给对方解释明白,减少对方出现理解偏差的可能,给对方增加对话的安全感,并且让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开始有意识的寻找共同目标,使得问题能够更好的解决。

比如拿前面迟到的例子,你可以说小韩,我不是要指责你,也不是针对你,我是想你最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有,你可以说出来大家可以一起帮你解决,但是公司的规章制度还是要遵守的对吧这样去表达,对方就更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加平和的接受你的观点了。

4、用问题结尾,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

用真诚的提问来结尾,帮助你了解对方对于这样问题的看法,这一步很关键,也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点。即使是对方做错了,也是需要给对方解释的机会,并且在对方说话的时候,要耐心去倾听,不要带有其他的对抗情绪。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对于这件事情,你的有些情况我可能不太了解,如果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可以跟我说说吗?

在人际交往中,解决对抗情绪的难度是远胜于解决事情的,所以在冲突没有出现之前,防范于未然,才是沟通中的必修课。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