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了解一个城市的性格,
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从它的美食开始!!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
吸收了满汉饮食文化精粹,
皇家与市井味在此共存,
餐饮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深藏不露。
很多百年老店,经典老字号,
都隐藏在京城的各处。
北京市被《福布斯》列为
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
北京市的风味小吃、
地道美食、特色美食街,
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用料讲究、制作精细,
堪称有口皆碑。
01.北京烤鸭
烤鸭是享誉世界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被誉为天下美味。如今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是北京的烤鸭两大流派。
02.炸酱面
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精髓都在炸酱上,首先选用的黄酱一定要好,要采用正规名牌厂家生产的黄酱,其次是炸酱时火候和配料要掌握好,火候要均匀,炸酱的配比一定要合适,肉丁肥瘦兼有,黄酱不能放得太多,炸出来的酱香喷喷。菜码有豆芽、芹菜、青豆儿、黄瓜丝、心里美萝卜丝、白菜丝、青蒜、大蒜8样,吃起来甭提多么爽了。
03.炒肝包子
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将切好的熟肠段放入沸汤,放入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之后加入生猪肝片勾芡,最后撒上蒜泥,炒肝便做好了。汤汁晶莹透亮,猪肠肥滑软烂,肝嫩鲜香,醇厚味美。
吃炒肝就着的包子只有两种馅儿,一种是水打馅儿的肉包子,一种是清淡的素包子,不过不管荤素,每个包子都是薄皮大馅儿,除了蘸醋吃,还可以试试蘸着黄芥末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04.爆肚
爆肚是北京风味名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过去和现时,每当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爆肚是把鲜牛肚(指牛百叶和肚领)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
05.卤煮火烧
北京人对于卤煮的感情,早已不能用喜爱来形容,应该说是痴迷!!什么牛排、龙虾都是虚的,唯有这卤煮几天不吃就想的不行!!一碗卤煮,一瓶冰镇北冰洋,一个火烧,再拿几瓣生蒜就着吃,这才是北京人的夜……
火烧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肠、肺头剁小块,从锅里舀一勺老汤往碗里一浇,再来点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热腾腾的一碗端上来,豆腐、肺头吸足了汤汁,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其中味道最厚重的还是小肠。肠酥软,味厚而不腻,没有任何异味。
06.豆汁儿焦圈
老北京有句话叫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早上喝碗豆汁儿,来俩焦圈儿,再配上辣味儿的芥菜丝,这才是北京人的早晨。
虽然豆汁儿看起来灰里透着绿,味道酸里带着臭,但它不但价格便宜还有解渴、祛暑、清热、开胃、去毒的功效,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
焦圈是一种北京特有的炸制食品,碗口大小,形似西方的炸面包圈,但口感更酥脆,常作为另一种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儿的配菜食用,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风味独特。
豆汁儿焦圈儿配咸菜丝,是喝豆汁儿的固定搭配。另外喝豆汁儿不能用勺子喝,要顺着碗边儿吸溜着喝,这样一碗热豆汁儿下肚,出一身细汗,那叫一个舒坦。
07.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08.驴打滚
驴打滚儿是北京传统的风味小吃,知名度颇高。它是用一层层的粘面加上红糖和炒熟的黄豆面卷成的,入口又粘又甜,还带有淡淡的桂花的香味,百吃不厌。
09.奶酪
北京奶酪是从宫廷中传出的一道奶制小吃,曾是元明清三朝宫廷的皇家御膳珍品,到现在则成了北京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甜品,奶酪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什么琼脂、吉利丁片,依旧可以倒扣不洒,俗称合碗酪。由牛奶和米酒混合蒸制而成,浓浓的奶香混合着淡淡的酒香,炎炎夏日,用小勺沿着杯壁开始品尝,奶酪入口即化,甜软香糯,还能消暑降火。
10.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菜,也是地道的百姓菜,凉菜里的首席。冬天上市的大白菜去帮横切成菜墩儿,码在漏勺里沸水三烫,放进盆里,涂撒上芥末糊,砂糖和米醋,封存三天即成。吃遍了鱼肉油膻之物,来盘芥末墩儿解腻清口,酸甜辣香,爽脆不已,好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