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岭红山有哪些作品(紫岭红山作品)

小科普 143

中新网韶关3月18日电 题:粤北仁化打造农业产业群 打通乡村振兴路

作者 王坚 谭玉玲

春回大地,万亩长坝沙田柚园花开灿烂,江头村千亩蔬菜基地抢收抢种忙,鱼皇村千亩生态茶园露出尖尖角,紫岭村千亩鸭稻共作基地犁耙办田忙……记者日前沿着武深高速穿梭在粤北韶关市仁化县的广袤乡村,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绘就了仁化乡村产业振兴的壮美画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仁化近年大力推进武深高速仁化沿线农业经济带建设,以仁化作为广东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推行四个三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打通乡村振兴路。

念好三字诀:做强富民兴村产业

红山白毛茶主要制成红茶、白茶、绿茶、冰鲜茶等产品,打造了丹霞功夫黄岭嶂等丹霞茶系列品牌,带动800多户农户增收。仁化县红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红山茶形成工厂化制茶、茶园观光、采摘体验、茶养生等产业链,先后被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据了解,仁化正着力在优、好、强三个字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红山茶、优质稻、贡柑、沙田柚、毛竹等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乡村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格局。

记者在红山镇鱼皇村,漫山遍野的茶树渐次冒出丰盈的芽尖,茶农们娴熟地采摘着今年首批春茶。山脚下的农民合作社、制茶厂、农户家,不时传来轰鸣的制茶机器声。

目前,该县已发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3个,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村达到18个,专业镇村位居全省、市前列。全县发展三品认证产品6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4个,全国名特优新目录农产品4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6个,着力打造双区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围绕三个好: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用手机远程启动果园喷灌,山地单轨运输车突突突的运送农资,品控中心运用智能分级分拣系统选果、打包……这是仁化县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的场景。

围绕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好,把农产品精深加工组织好,把农产品推广销售对接好,仁化县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科技设施先进、产业链条完整、产销对接顺畅的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该县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广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无人机飞防植保等农业科技成果,并运用省、市、县、镇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大力推广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同时,坚持贡柑、茶叶、毛竹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构建集加工、物流、冷链等为一体的现代加工物流市场体系,建立了直播 电商 网红带货的电商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开发农业 三模式:挖掘乡村产业新业态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产业融合是关键。该县开发三种农业 产业模式,抓住游客的心、胃、眼,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

其中,在农业 文化方面,发挥仁化逾三百处革命遗址遗迹以及15项非遗项目的优势,打造一系列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完成非遗风物盒等5种特色旅游手信的商品设计和制作工作,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

此外,仁化还聚力农业 餐饮和农业 旅游,探索以餐饮带动农村发展的粤菜师傅工程亮点,邀请市烹饪职业培训学校老师以及当地名厨,并建成集生态种植—智能机械化提升—分级分选—体验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经济圈,发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示范点9个。(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