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
随着2023年两会的召开,中国也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人可能会混淆二者的关系,认为二者互相穿插功能重复。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时候,还没有产生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新中国是在10月1日宣告成立的。直至5年后,在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才在北京召开。
在没有产生人大代表前,是由政协行使人大的职能。那时,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随后成立了政务院,由周恩来担任政务院总理。大会通过会议宣言,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大会圆满完成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
两会都是每届任期5年,每一年都会召开全体会议。政协委员会和人大代表每一届都换人,既有连任的,也有新增的。全国人大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既然有了人大,那政协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呢?
政协是政治协商机关,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也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没有任何实质的权利。那时就有人提出,不需要政协的存在。毛主席就说:政治协商会议是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协商新中国的大事。
听取各方建议,才能更好地建设新中国。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今天,政协委员会发表和提议中国各行业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