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硬件的关系(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小科普 157

(这是一篇2022年过期的投稿)

2022年,是旷视的第十一年,是海康的第二十一年。

2022年4月13日,AI公司旷视科技召开企业业务合作伙伴大会,创始人兼CEO印奇在致辞环节表示:AIoT已经成为一个大共识、大赛道、大市场,整个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

2022年4月15日,海康威视发布2021年报,其中致股东信提到:经过 20 年的努力,公司在众多细分技术领域都有了一定的积累,现在将业务领域定位为智能物联 AIoT。我们相信,未来10 年,伴随智能物联网的发展,公司将继续快速发展。

差了一个时代的两家公司不约而同的把AIoT作为未来十年的最大机遇。

如果把视野再拉宽一点,在小米手机九周年的时候,雷军宣布小米下个十年的核心战略是手机 x AIoT。华为、阿里、腾讯等国内大厂也都有自己的AIoT战略布局。如果你经常看分析师报告,也能发现AIoT已经成为分析机构和分析师们的热词。

AIoT智能物联网的时代,已经成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汹涌而来。

从软件定义硬件到算法定义硬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火爆全网,仿佛只要做好产品和交互设计就可以打天下一样,但事实上远远不够。好的产品体验除了来自这些表象,更多的是看不见的里子,是一段段代码和这些代码以软件的形式与硬件载体的融合。

另一句被广为流传的话是软件定义硬件,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软件对现有的基础硬件设备进行重新定义,以此实现硬件和软件功能价值的最大化。软件定义硬件的前提是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硬件的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比如,智能手机可以通过升级软件系统获得更多新功能,特斯拉汽车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而最近旷视科技创始人兼CEO印奇提出的算法定义硬件,则是把软件定义硬件又往前推了一步。算法是软件的基础思想,也是软件的内核。从软件定义到算法定义,是一种更精细化、更小尺度的演进。当然,算法定义硬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算法的重要性大于硬件,而是算法发挥出来的功能和价值更容易被用户感知到,用户也愿意为此付费。而被定义的硬件,大体可以归结为芯片、模组(核心是传感器)、标准硬件三个层面,从体积上看,芯片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