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科学,解科普,注辟谣,专注科学,欢迎关注刘丙润爱写作,每天更新科学信息!
案例简讲:
大家都知道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面,没有任何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氧气是非常容易消耗干净的。
就比如在一个玻璃杯里面点了一只蜡烛,然后把玻璃杯做密封,只需要10秒左右蜡烛就会灭掉。
而蜡烛在没有燃烧完之前灭掉,是因为空气当中,没有氧气了。
那同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空间站是一个非常密闭,而我把空间站送上太空的过程当中,容不得半点差池,也就是说空间站本身的密度,是非常可观的。
如果想要打开空间站的门,那可要费老鼻子劲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空间站里面有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那为什么氧气一直没有消耗干净?
换句话来说,空间站,究竟有怎样神奇的地方,能够源源不断地造氧呢?
第1点,空间站的氧气来源
在我们中学的时候,学过化学公式,如果把水做电解反应的话,它能够生成氧气和氢气。
而在空间站当中,就是利用氢原子和氧原子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来电解生成的。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我们来讲一下:
关键一:根据化学方程式,两个水能够生成一个氧气和两个氢气,也就是说只要我有非常充足的水资源,就能够产生氧气和氢气。
关键二:它生成的不只有氧气,还有氢气,氢气这种东西,如果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是非常容易爆炸的,那空间站当中的氢气会怎么处理呢?
这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把氢气排出空间站之外。
关键三:电能在哪里出现,大家不要忘记,空间站大多是有太阳能板。
太阳能板围绕地球做一个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当中,会主动吸收太阳能。
也就是通过太阳,对太阳能板的照射,以此来产生能量,供应空间站的衣食住行,吃穿用,正因如此,空间站当中的电力是不会出现缺失的。
如果计算公式没有出现问题,甚至还会有盈余,这一部分电力,就可以充当电解水的主要能源。
关键四:水在哪里出现,那既然是通过电解水有电了,水在哪里解决?
答案是人工运送水,在整个空间站当中,是一种非常稀缺的战略物资。
空间站当中的宇航员,他们每天都需要喝一定量的水,这一部分水可以通过排泄的方式,进入一套废水回收系统。
废水回收系统,再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一系列的过滤绿化,最终又能够生产出符合人类饮用标准的水。
这一部分水可以继续饮用,生成一系列的缓解反应,但是水终究是有损失的,包括但不限于排出去的一些废水,或者无法进行收集的水以及电解水产生的氧气。
也就是说空间站早晚会有缺水的时候,那空间站在缺水之后,又应该如何来处理呢?
很简单由地面补充水资源,之前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每消耗一升水,就意味着宇航员,可以满足一天的氧气用量。
而水生产出氧气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排出去一部分废气。
在此循环过程当中,可能会需要消耗更少的水,但即便如此消耗水资源,也是非常可观的一笔数据。
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从地面,再源源不断地发送火箭,给空间站做能源对接,以此来实现水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补充。
关键五:每一次运送物资可以运送多少?
举一个简单案例,当初俄罗斯联邦,在向空间站运送物资的时候,其中一次运送量超过了4位数及以上。
如此庞大体量的物资,都可以运送上去,宇航员的饮用水这一块,自然也就不用再多顾虑什么了。
简单来说,这一次物资运送,就足以让一批宇航员顺利下岗,可以熬个3个月,8个月的,不成问题。
第2点,宇航员的整体生存状态
宇航员是非常伟大的一种工作,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工作。
但我们始终明白,即便现在科技再发达,也不可能让宇航员在太空当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终究是有限制的。
比如吃饭,喝水等方方面面,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条件。
正是因为有宇航员的存在,我们更方便地了解宇宙,更方便地了解地球。
在宇航员的外太空探测过程当中,打下来的基础,也为人类探索其他星球,奠定了伏笔。
启示录
其实空间站也好,探索其他星球也好,仍然有很多的难关等待我们去克服。
但是所有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馒头也是一口一口吃的,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切都需要慢慢来。
宇航员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重的行业之一,他们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甚至到了关键时刻要付出生命,为他们点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