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人民医院助产士黄冬芳写暖心提醒,帮助小美分娩。衢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不哭,哭对宝宝不好,坚强!
力气用得好就快生了,加油!
头不歪,可以抬起来看看肚脐的方向,身子摆正。
这次力气用得很好,很棒!继续努力。
医生说好好用力气,尽量往下面生。
痛来的时候再用力气。
好好用力,痛的时候时间用久一点,还是力气没用好。
一口气别到底,10秒起码,不要一下就泄气。
冲破那个关卡。
这是一场特殊分娩,产房里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这些内容写在纸上,断断续续的话语,最后汇成两张写满字的A4纸。写这些暖心提醒的是衢州市人民医院助产士黄冬芳。读着上面的文字,似乎那竭尽全力的几小时又变得鲜活起来。
阿俊和妻子小美(都为化名)是一对年轻夫妻,来自龙游。
9月16日刚好是预产期,当天下午2时30分,小美突然肚子疼痛,被家人送到衢州市人民医院。由于是聋哑人士,加上怀孕期间血小板指数低,小美存在高危风险,但是有话难以言语,有痛也说不出。
17日早上7时左右,宫口开了三指的小美被推进待产室,助产士黄冬芳和小美妈妈全程陪伴。有她妈妈在,交流比较方便。小美自己也会比划着告诉黄冬芳,想喝水就指指喉咙,想大小便就对口型。她表现得一直很紧张,黄冬芳通过手势,帮助她放松下来。
12时30分,宫口全开,家属必须离开,黄冬芳陪她进产房准备生产。刚开始,自由体位利用腹压,小美不能很好地掌握,黄冬芳用肢体动作一遍又一遍示范给她看。小美虽然带着助听器,但需要黄冬芳大声说话才听得清楚,黄冬芳索性直接用产房的纸笔写下来告诉她怎么用力,示意小美靠在她身上,痛就用力,不痛就休息,鼓励她坚强。
宝宝头快出来了,可小美因为疼痛,就是使不上劲。黄冬芳便让她妈妈进来,在一旁鼓励。由于产程太久,黄冬芳担心对宝宝不利,立即找产科医生过来,看是不是用产钳助产。
产科副主任医师吴敏云刚下手术台,奔过来帮忙,看到小美皱着眉头,面色难看,想吼又吼不出。为了孩子的安全,吴敏云果断上了产钳,将婴儿头部轻轻带出来。
15时53分,男婴出生,7.1斤,评分10分。小美的脸色一瞬间恢复红润。看到粉嫩的儿子,小美嘴角微微上扬,示意黄冬芳拿纸笔,虚弱地写下谢谢两个字。
母子平安,谢谢你为我生了宝宝,真心感谢你!9月17日16时19分,在市人民医院产房外焦急等待了9个小时的丈夫阿俊(化名),得知孩子终于出生且母子平安,激动地立刻发了微信朋友圈。
9床病房里,一般挺安静,唯独手脚灵活的婴儿时不时发出一阵响亮的哭声。摘掉助听器的小美,听不见儿子的哭声,很多次问妈妈:宝宝哭得响吗?
小美妈妈告诉记者,现在女儿自己能表达一些词汇,例如爸爸、妈妈、姐姐,他们之间沟通不需要手语或者打字,妈妈看得懂女儿心思。
小美母子平安。衢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夫妻俩给儿子取的小名,叫宇宇。记者问:你最想对宇宇说什么?阿俊和小美在手机上打字:我希望宝健康成长。小美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听力问题,从怀孕期间就害怕将来孩子会遗传他们的缺陷。阿俊和小美并不是先天聋哑,都是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听力残疾。两三年前,喜欢运动的阿俊和小美在残疾人运动会上结识,并喜结连理。所以我不种田,一门心思教宝宝说话。小美的妈妈说。
初当父亲,阿俊在病房里里外外忙活,有时逗宝宝笑,还不太敢抱他。3天过去,宝宝每天的模样都在变化。看着小家伙粉雕玉琢甚是可爱,夫妻俩内心的欢喜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因为他们都是聋哑人。然而对于孩子的爱,他们像全天下的父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