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关于李小芳的简介)

小科普 153

2022年9月25日下午:心相漫生·李小芳水墨画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张公者先生主持;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永年先生,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姜宝林先生以及此次展览策展人丘挺先生进行发言,最后由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先生宣布本次展览隆重开幕!展览共展出李小芳创作作品100余幅精品佳作。

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先生

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永年先生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姜宝林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次展览策展人)丘挺先生

主持人:张公者先生

李小芳女士

出席本次展览的嘉宾有: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徐涟夫妇;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镛;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胡萍夫妇;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姜宝林;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镛、张莹夫妇;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胡抗美;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东;著名篆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石开;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著名篆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崔志强;著名书法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曾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张子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杭春晓;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岳黔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丘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海;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解小青;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黄小峰;北京画院山水画创作部主任买鸿钧;李可染画院副院长王海坤、王婧夫妇;著名收藏家徐斗;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王赫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肖文飞;著名书法家、东山书院院长燕守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高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董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燕园印社社长冯健;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祝帅;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所长、京华印社社长魏广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院长杨涛;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魏杰;中国国家画院专业艺术家蔡大礼;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王东声;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传统工艺美术系主任王乐耕。

在京的艺术爱好者、学生及观众三百余人参观了展览开幕式盛况。

出席嘉宾签到(部分)

展览现场

多位艺术家为此次展览做出评论:

程大利:清人王昱说,学画能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高庭素壁,幽对山水,烦愁顿消。若暇中伏案,独耕砚田,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再若进入大山,坐究四荒,展卷挥毫,人真的会化进去。艺术何为?宗炳的答案是畅神而已。看了李小芳的画,感到她就在这个状态上。她给自己定位在一个学画的位置,故少了许多大画家的纵横习气,也没有图式的牵挂。她画得自在,观者也轻松。她凭本能做出的选择没有烟火气、不见功利心,真字为先。这正应了康有为的原则——何为古意?曰真,曰朴,曰简。她做到了真,从自然生发,又回到自然。人在社会待久了,很容易不自然。不自然的作品看多了之后,再看李小芳的画,就是一股清风,不计工拙,悠然南山。

丘挺:南田卓见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又云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李小芳曾与我同在苏州写生,她充满活力,兴趣涉猎广泛,嗜好书画金石古器物,对茶有着极好的品味。画如其人,李小芳于笔墨之外,别有一种灵气。依我看来,她画画正有着这股不用心,抓住了山水催动心目的状态。李小芳早年的重彩用色泼辣、热烈、透亮、阳光。她通过色彩谋篇布局时,无论是色域方向的选择,还是由笔墨叠加、并置、修正而成的情调,透露出亮丽的梦境,她以山水田园作为符号,多取方扁式构图,色墨若聚若散,似树非树,似山非山,摇曳的点线肆意联结,点缀辗转而神不散,她笔下的突兀、跳跃,幻化出不可说的状态,令人联想到胡安·米罗笔下的加泰隆风景,同样的俏皮、清新、怪诞,显示出李小芳作为画家的非凡灵气。李小芳善写丘壑密林,足迹遍京郊。作画或以髡残笔意求之,好用秃笔、干笔皴擦,淡墨罩染,干而不枯。并施以浅绛,色墨交融相映。她画孤山寨,郁茂苍浑,多用短促的牛毛皴及点法,落笔繁复稠密、收放自如,渴笔淡墨的微妙层次,颇得元人之郁密。又以花青墨破主峰轮廓,使其山形变化更为丰厚;点画间的留白恰到好处,能有谷风从其间流动,令人心跃白云之上。

王东声:李小芳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修习水墨,并相继受到卢沉、邵大箴、贾又福、王镛诸教授的启发导引,山水、花卉、书法等方面,兴之所至,各个阶段都有大量作品产生。对事物的天性敏感,良好的艺术直觉,名师的点拨,迅速使她以横超直入的勇力切入绘画。通过对不同素材与媒介的实验,通过对传统绘画的构图与笔墨形式上进行整合,不断尝试新方法,审视新效果。有时受即时性的感性牵引,充分利用传统水墨元素,对形式语言进行大胆组构,对比强烈的黑白灰,跳跃性的原色,极具装饰趣味的点线造型,充满孩童般自由与想象的图绘语言,形成极具视觉张力的墨彩图像。不过,李小芳虽然对画面元素加以变形、转化与重组,但是并不粘滞多余的媒材,而是基于洇渗特性的宣纸本身,运用毛笔的直接构画,色彩与墨水融洽不碍,笔是笔,墨是墨,色是色,恪守着画面的整洁度和纸墨的互融性。李小芳说,她并不想给予自己的绘画太多特殊的含义,对她来说,画画就是一个不断享受和表达的过程。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0号。

艺术家简介

李 小 芳

别署菱花堂主。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预科。1999 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研修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展览 1991 年 |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妇女书法篆刻展。1994 年 | 应苏州市文联、苏州美协邀请,举办李小芳书画展。1995 年 | 参加全国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1996 年 | 作为中国书协妇女书法代表团团员,参加在东京举 办的第二届中日妇女书法交流展,并访问日本。1998 年 | 作为中国文联妇女书画代表团团员,访问澳大利亚, 并参加艺术交流展。2002 年 |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2006 年 | 参加中国国际女艺术家协会主办的青绿 · 蓝紫— 女美术家作品邀请展。2007 年 | 于山东诸城举办小芳画扇—李小芳回乡展。出版先后出版《小芳画扇》《山水新篇章—李小芳卷》《李小芳山水画专集》等。数家专业期刊曾发表过个人专题评介。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