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2022年阴历十月一是什么节日)

小科普 136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这一节日独具风采,颇为显要。何以称元宵节呢?正月十五日之夜,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节俗活动即在此夜举行。古人又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借用道教说法,又称为上元节。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所以又有灯节、灯夕之称。届时天上明月高照,繁星万点,地上灯火辉煌,通明如昼,观灯踏月,人潮如海,好不热闹。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汉武帝时,汉室祭祀一个名为泰一的神明。据说泰一在天神中最尊贵,地位在五帝之上,早在战国时期即已被人敬祀。汉武帝迷信神仙、宠幸方士,对众神之神泰一格外崇敬。

于是专门在正月十五祭祀泰一。自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灯火通明。泰一神在盛大灯火祭祀中尊享人间香火。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闹元宵的习俗。东汉汉明帝时,为了弘扬佛法下令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这又从宗教的角度加强元宵节张灯礼佛的习俗。

元宵节始于两汉,于隋唐盛行,两宋时达到巅峰。但是在隋文帝时,以节俭出名的隋文帝,以节俭之名禁绝元宵活动。但是隋炀帝时喜欢铺张,所以又大开元宵庆祝活动。唐代日益盛行,元宵庆祝活动一般是三天,也有浪荡皇帝甚至庆祝三十天。到宋代时不仅放灯时间延长,而且观灯之习俗比唐代更盛,灯笼的制作也比唐代更豪华,观灯场景更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饮食风俗。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个大,质地偏硬,汤圆圆润,偏糯软。传说元宵起始于春秋末,唐代时称为面茧,宋代时称之为元子。

走百病,是元宵节的信仰习俗,通过走桥、摸钉、过前门、灯照五官等活动,消除百病。所以又叫走百病、游百病、烤百病。

打灯谜,施放烟花、张灯是元宵节的主要娱乐活动,与灯相关而后起的就是打灯谜。在元宵庆祝活动里增加了互动性、趣味性和文化性,反而成了人们广泛喜爱的娱乐活动。

你们那儿还有什么特殊的元宵习俗?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