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召回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手机、笔记本、电动车等科技领域。惠普、索尼笔记本就曾先后召回过笔记本产品。三星、TCL也曾因爆炸或过度发热等相关问题召回产品。在电动车领域,不论是充电过程还是电池产品纰漏发生爆炸的新闻也频出不穷。
iPhone6s意外关机
近日,苹果iPhone 6S上因为用了台积电、三星两家代工的A9处理器而被推上风口浪尖。根据国外评测机构反复试验发现,台积电16nm工艺版本的A9处理器表现明显优于三星14nm工艺版本,苹果自身也承认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性能差距。苹果官方都要出来澄清事实,劝说消费者不要为芯片生产方操心。芯片代工门成了这段时间的热点话题。居然苹果现在也栽倒在了手机电池上。
12月2日,苹果在官网发布了有关 iPhone 及意外关机的信息,针对前不久不断有iPhone 6s用户反映在iPhone还有一半甚至80%电量的情况下自动关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表示会免费给受影响的设备更换电池。苹果官方称:发现少数于 2015 年 9 月到 10 月期间生产的 iPhone 6s 设备中,某项电池元件被装进电池包之前在受控环境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使电池电量消耗速度快于正常水平,导致意外关机。
三星Galaxy Note 7电池缺陷炸机
2016年9月2日,由于问题电池存在起火风险,三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除外)召回GalaxyNote 7智能机。2016年10月10日,韩国三星电子决定暂停note7手机的生产和销售。同年10月11日,三星宣布在中国大陆召回19万台国行Note7。三星电子宣布,永久性停止Galaxy Note7的生产和销售。并且召回澳大利亚、美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50万部该款手机。
诺基亚早期也发生过电池过热而进行召回的问题
2007年8月14日,诺基亚宣布,因存在电池过热危险,将在全球召回4600万块手机电池。诺基亚方面表示,这批型号为BL-5C的电池由松下电器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制造。诺基亚发现,在极少数情况下,BL-5C电池在充电时有可能由于短路而产生过热现象,并导致电池移位。松下等三家供应商共为诺基亚生产了逾3亿块BL-5C电池。
索爱曾召回数十万部可能爆炸的手机充电器
其实不仅仅是电池,同时也有厂商召回过存在问题的充电器,比如索尼爱立信就曾召回过数十万个有问题的手机充电器,因为它们可能会爆炸、电击用户并导致着火。好在事发时只有十起事故报告,没有人员受伤。
HTC 黑屏门 小范围换机但官方未发表声明召回
2013年,HTC也经历过一场召回风波事件,不过到最后,HTC没有发布任何消息和召回声明,可以说是这些陷入门事件的厂商中,比较有坚持的了,事情其实也很简单,主要还是因为HTC T328这款机型存在着黑屏问题。可以说算是设计问题,不过有趣的是,HTC一直都没有对此进行过召回,好在很多门店个体对消费者进行了置换,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不难看到,大部分厂商对召回这一字眼还是存有抵触情绪的,这恐怕并非是一件好事,成本固然是厂商应该关注的范畴,但要知道口碑,同样重要。
手机厂商非常关注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追求在有限的体积内装进更多的电能,以延长续航能力。但是,业内共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集成电路芯片中可容纳晶体管数目成指数增长,大约每18个月就能提高一倍;而电池性能的提升过程是台阶形的,在现有电池材料基础上,能量密度每年能有2%—3%的提升已经相当不错。因此,电子产品的性能提升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之间存在一个剪刀差,并且随着时间不断扩大。电池成为了电子产品告诉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手机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逼近极限,手机厂家为了能在更小的体积内提供更多的能量,只能想方设法挤压辅助材料所占的空间,给电池瘦身。可是,瘦身与安全在手机锂电池上却难以兼得。
但不管怎么说,电子产品安全性才是第一位的。
唯有安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赢得行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