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钧窑墨紫碗,囗经13.6厘米,高5.6厘米,足径5.6厘米,足沿厚0.5厘米,唇口深腹,敝囗敝足,圆润饱满,精巧雅致。呈下红上紫,外红内紫,显王者之霸气,有微宗皇帝赵佶崇尚的道家思想气息。
碗外壁胎刻篆体"宋"字,清秀俊美,为宋代五大名窑代款之鼻祖。圈足外墙呈"魚脊状″,削足刀法干净利索,挖足呈倒扣的锅,符合五代削足挖足特征。满釉裹足支烧,芝麻五支钉。
墨紫碗外中部以下施铜红釉,上部为墨紫釉,红色过渡线明显。棕眼稀疏布内外,釉面细小气泡密布,呈魚子纹开片。破泡腐烂现象非常明,烂洞起翘,土侵现象自然。有明显下坠感,轻叩声音浑闷,显千出气象。
自然光下视之细密开片闪闪鳞光,30倍放大镜下蚯蚓走泥纹如破烂魚籽,呈黑色状。釉面手感似玉润玉滑,冬暖夏凉。自然光下碗内墨紫釉呈紫红色,紫气满滿,莹润肥厚。碗外铜红釉呈铜红色。灯光下内外皆呈墨色,光雾萦绕,宝气满碗,墨与紫,红与墨变化自然,使人感觉:"墨紫挽霞红,深山藏迷雾,玉润满玲珑,墨幽通曲径,雾幽彻心房"之自然天成,属中华钧瓷的巅峰之杰作,是北宋官钧窑汝钧不分期佳品,也是北宋皇家御用之墨色珍宝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