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礼[关于朱家礼的简介]

小科普 459

作者:祝华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接上文

姜柏川(原名姜英富1923-2013)生于辽宁省法库县。

1940年参加哈尔滨地下党,公开身份哈尔滨市交通局电车公司11号车司机(在这期改名为姜柏川)参与了共产党以电车司机为掩护的地下党组织,多次参与伪满时期抗日活动,保护地下党组织的正常交通联系,与日伪时期的鬼子周旋、斗争,多次参与交通破坏,使日伪时期哈尔滨交通经常处于瘫痪。1944年因另一个地下组织成员暴露,撤出哈尔滨到东安省地道煤矿。1946年4月到359旅侦查队,1946年12月359旅军事教导营学员,1947年8月359旅侦查队排长,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八团机枪连长,内蒙古军区骑兵四师,先后参加了东北剿匪,长春飞机场黑林子战斗,四平战役,新立屯消灭新五军战斗,抚顺白龙山战斗,黑山阻击战等战斗。在军旅生涯中最惨烈的一仗是48年正月十五清晨 ,侦察队在辽宁省王广福屯被国民党的三个骑兵旅包围,战斗异常激烈一直持续到傍晚,侦察队伤亡惨重,最后只幸存7人 。(此战有回忆录手稿)在侦察队期间曾多次化妆成店员便衣等进入敌人内部抓舌头,窃取情报,为部队的作战方案提供了准确的信息。48年冬奉命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军事兽医专科学校上学,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骑兵四师獸医科负责人,陝坝军分区独立营,公安二十一师、二十二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十师后勤处主任、教官,1957年于贵州省遵义市0570部队转业到哈尔滨市政府。1983年9离休。

姜柏川老前辈传奇的一生,精彩的一生!

姜柏川之女姜淑芬

父亲 董福臣1937年10月入伍359旅,1938年2月入党,1948年黑山阻击战任10纵28师84团一营机炮连连长荣立大功,55年授衔少校。母亲罗曼霞44年底加入新四军45年入党新四军军大毕业,从事地下工作及部队档案机要工作。

岳父李洪友,1937年9月入伍八路军120师,38年5月入党。辽沈战役时任东野整训二师独立4团一营营长,解放后任湖南军区宜章县武装部长,后转业地方工作至离休(厅级)。岳母朱淑贞1949年3月加入湘南游击队后并入解放军,她的舅舅是湖南省革命烈士胡书田。

董国庆、李湘卿夫妇

黑山纪念馆陈列的军功章记载了先烈们不朽的功勋。

在本次纪念活动中,四野东北野战军后代自筹资金,传承红色基因,感恩英烈,缅怀先辈,为辽沈战役的胜利立碑。《辽沈战役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碑》。正面为毛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题词《人民的胜利》,纪念碑背面碑文为:在纪念辽沈战役胜利七十年之际,东北野战军后代拜谒前辈流血牺牲的战场,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特立此碑,永久纪念。

参加揭幕的有:刘煜滨(东野后代联谊会会长)、老战士高连桥、黑山县县委书记袁力、贺庆积将军之子贺东胜(右一)。

贺庆积(1909—1998)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7年8月,独1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贺庆积任师长。

10月23日晚8时,贺庆积参加纵队师以上干部会,司令员梁兴初首先念了林彪、罗荣桓两小时前发来的电报,其中一句令贺庆积浑身热血沸腾:务须使敌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毫无进展。只要你们守住黑山3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

贺庆积回到师里连夜动员,他说:从没有遇到过的恶仗在即,我28师要让敌人在黑山阵前尸横遍野!

在101高地集体举行了人民的胜利揭碑仪式,参观了黑山阻击战主战场101高地,重温历史记忆,汲取黑山阻击战精神。

25日清晨4时,贺庆积带着4名参谋、几名警卫和电话兵,跑步到92高地的一个隐蔽部位,设立了一线指挥所。他召集营以上干部,对即将开始的恶仗进行了周密安排。师长亲自上一线显示了誓与黑山共存亡的决心和意志,进一步激发了战士们的士气,坚定了战死黑山的决心。

26日,10纵开始全线反击。贺庆积率部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迅猛向溃退的敌人追击,活捉新6军军长李涛。

战后,贺庆积再一次来到101高地。黑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黑山,土地和石头被硝烟熏得锅底一样黑,树木变成一根根黑木桩,满山遍野都是烧得焦黑的尸体。他摘下军帽,热泪盈眶,久久地站在高地上,深深地向牺牲的战友们致哀。

我们的父辈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幸运者。是无数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身驱铺就新中国成立之路,成就了开国将军,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一切。我们纪念胜利,就是祭拜千百万烈士,特别是哪些年轻的无名烈士!

塔山没有塔没有山,东野的将士们就是塔就是山!

黑山不是黑不是山,东野的将士们用鲜血染红了土,用躯体堆就了山。伟大的塔山、黑山精神万岁!

此文来自张雁之老师。

该碑猛进两字为朱德总司令手书,碑重约19吨,2017年10月,300余名十纵子弟共同捐立的,意在纪念解放战争中最著名、最为出色的三个阻击战之一的黑山阻击战,缅怀在这场浴血奋战中牺牲的先烈们,永远发扬参战部队指战员锻造出的猛打、猛攻、猛追的猛进雄狮精神。

十纵后代尚文

梁兴初一九四七年五月调东北民主联军六纵队任副司令员兼十六师师长,参加夏季攻势作战,全歼敌新六军暂二师三十一团。一九四七年九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十纵队司令员。在辽沈战役中,指挥了著名的黑山阻击战,坚守五昼夜,抗击了敌人重兵轮番攻击,为保障我军全歼廖耀湘兵团做出了贡献。

张军的父亲张炳海,1939年2月参加革命,参加了辽沈战役的各个时期的战斗,1955年授予中校军衔。

左一:梁兴初之子梁晓东(十纵后代联谊会会长) 左二50军后代张军

宣玉玺1939年1月3曰,参加八路军一一五师老五团,1945年5月至1946年5月,在山东军区一师二团三连当连长,1946年5月至1947年3日,在东北四平保卫战负重伤(46年5月17日),转后方佳木斯养伤。

周振山1947年1月参军,参加过四战四平 时任一纵二师直属队工兵班长。

右一 宣玉玺之子宣历军,左一 周振山之子周建华

周建华老师一纵才子,常有作品发布,为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主笔,本文引用周建华老师诗一首,在此表示感谢!

周建华(一纵后代)

乐声低回 脚步轻缓

一百零四级台阶

我好像走了七十年

路的两旁 烈士碑墙上

数万名鲜活的名字

睡的安然 年轻的样子

疲倦的双眼

怎么忍心把他们

呼唤

轻声呜咽 泪满双眼

一支支鲜花怎能述说三百名后代深切的思念

三个鞠躬又怎能

让您们生还 我好无能

谁能帮我如愿?

我问挺拔的青松

青松不语

我问低垂的翠枊

翠柳不言

我问洁白的鸽子

鸽子飞向蓝天

我好茫然

耳边响起了

义勇军进行曲

激昂 壮烈

响彻云天

我分明听到了青松翠柳白鸽

在轻轻的 呼喊

原来他们也和共和国的命运

紧紧相连

也用沉默寄托着对烈士的浓烈

情感

敬礼,永生的战士

敬礼,英雄的青年

敬礼,守候在烈士身边的

青松 蓝天

夏业德,1931年参加红军,1934年参加了长征。随山东一师到东北,三打四平时到第三师后勤部(114师),任副部长、部长。随38军南下到广西剿匪,1950年奉命调到中南空军任职;1956年转业到地方工作。

左一夏业德之子夏群建

张耀武,一九四五年八月入伍,先后在一纵一师做给养员、军械管理员,后到军卫生部后勤部工作,任股长、副科长,解放后在中南军区后勤部工作。

右一张耀武的孙子张华扬

50军后代与一纵司令员李天佑之子李亚滨在101高地,50军与38军在战争年代有着血浓于水的情怀,50军在军长曾泽生率部队起义后,一纵作为东北野战军的老大哥向50军输送了很多优秀指挥官,在朝鲜战场又并肩作战在汉江两岸。

左起:张军 、耿冀玲、郑珠滨、李利、李亚滨、曾强、蔡小东、赵白雪、王联莲

蔺壮丽说如果真有来世,或现在能重新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军人!这就是传说中的军人情怀!

我们的一生都与军队脱不了干系!

十纵后代蔺壮丽夫妇

梁兴初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江拥辉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师长。在三年后抗美援朝38军在两位正副军长指挥下,打出了我军威风赢得了万岁军美名!

左一梁兴初之子梁晓东、左二江拥辉之子江克滨。

黑山纪念馆前一纵(38军 )后代振臂高呼38军万岁!

军大后代

邵宝殿(1931.2—)1946.12入伍,曾任东野一纵3师342团8连战士、班长、排长,团作战参谋,114师(3师)作战参谋,师作训科长,38军作训处长,113师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战理部研究员,16军副参谋长,沈阳军区白城守备区正军职司令员等职,1988年9月授予少将军衔。三师配属十纵指挥,邵宝殿前辈参加了黑山阻击战。

邵宝殿之子邵小兵(一纵后代联谊会副秘书长),代表父亲为在黑山阻击战牺牲的战友献上心中的思念!

他们是锦州国家旅行抽调的精英,五天的时间与东野后代同行在每个活动会场,热情周到人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后代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们是锦州国旅的优秀员工,第一张左起:张恕,张中笑,韩志武,张超,郭蕾,杨明,张丹,刘谦,陈爽,孟凡魁。

第二张照片(从前往后):张中笑,韩志武,张超,郭蕾,杨明,张丹,刘谦,陈爽,孟凡魁

一直为后代喊口令的志愿者小伙子叫:解强,一上午滴水未沾,向解强道声辛苦了!

请记住他们各纵队摄影人,为了记录下每位后代活动的身影,这些后代跑前跑后,不辞辛苦!

右一:陈大力、右三吴鹏、右四杨闽生、左二杨铁男

194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10月19日,中央军委复电批准了东野的作战计划——就地聚歼廖耀湘兵团于野战之中。东野指挥部适时下放指挥权,各纵队马上下达指示: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追。接到上级指示,战场局面完全改观了。战场上既没有前后方之分,也没有一线二线之别。为打乱敌人的防御部署,指战员们大胆穿插、渗透、分割,廖兵团被打得斗志全无。

10月26日凌晨,3纵7师21团3营冲进胡家窝棚,其主力攻击胡家窝棚西边山坡,看见下面的7间大瓦房天线林立,断定此处必有大鱼,于是居高临下猛扔手榴弹,炸毁廖兵团指挥部的通讯器材,廖兵团顿时陷入混乱的状态。在与廖兵团警卫部队的惨烈交战中,捣毁廖耀湘指挥部的3营八连二排指战员全部牺牲,一排和三排也大部伤亡。

侥幸逃脱的廖耀湘逃到新6军22师指挥部,用明语呼叫部属向新立屯集中,我军通过监听掌握了廖兵团的行动计划和路线,迅速有效地采取了措施,使敌人很快陷入了溃不成军的境地。据廖耀湘后来说:解放军第一棒子即打碎了‘西进兵团’的脑袋,使我感到兵团的命运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战至28日凌晨,有着新1军、新6军国民党两大主力的廖兵团彻底土崩瓦解了,廖耀湘也成了我军俘虏。

三纵营长褚传禹之子褚华在接受黑山电视台采访。

手拿纸杯的是时任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李作鹏之子李冰天(六纵后代联谊会会长),在认真观看描述胡家窝棚战斗的壁画。

三纵后代:管晓枢、管铁华、赵远征、郑南湘、卓耕、曾汉江、李发平、褚华

东野6纵18师师长闫捷三之子闫辽源,介绍名垂军史的厉家窝棚阻击战

厉家窝棚阻击战对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廖耀湘兵团,取得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顺利解放东北全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在厉家窝棚的旧址上巍然耸立着辽西战役纪念塔,依然向人们讲述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一)一昼两夜急行军250里

1948年10月15日,我东北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克锦州,紧接着长春也获得解放。此时,国民党军队廖耀湘兵团十万大军,还在彰武一带滞留,犹豫不决,向西收复锦州撤回关内,向南经营口海路撤回关内,还是向东溜回沈阳?廖耀湘举棋不定。廖耀湘兵团新一军、新六军占据了国军五大主力的前两名,都是在缅印远征作战中打出威风的王牌部队,全部美式装备。10月23日廖兵团向黑山发起攻击,激战两昼夜,被我10纵阻击寸步未进,而后开始向南逃窜。

6纵16师、18师正在泡子郭家屯隐蔽待命,10月24日19时接到林罗首长紧急电令,廖兵团有向南逃跑的动向,命令6纵立即掉头向南,昼夜兼程向台安方向强行急进,截击敌人向营口逃跑退路。为什么6纵只有两个师呢?原来17师正在被总部单独调动执行攻打锦州的任务。17师擅长使用爆破手段攻城作战,曾在四平、锦州、天津的战役中出色完成了总部三次单独调动任务,被总部首长誉为攻坚老虎。

接电后,6纵当晚立即出发出发,星夜兼程南进,第二天中午,就到达指定的位置,并构筑工事准备作战。战局瞬息万变,此时我解放锦州大军兼程北上,先头部队已截断廖耀湘向营口的退路。这样,廖耀湘只有逃回沈阳的唯一生路。25日黄昏,东野总部再次急电6纵,要他们立即向大虎山前进,切断廖耀湘的东退沈阳之路,造成对敌夹击之态势。

6纵司令员黄永胜接电后,迅速下达命令,以第16师为右翼,第18师为左翼,全体指战员必须以战斗姿态行进,不顾一切进至指定地点。

这是一场彪炳军史的强行军!军情火急,黄永胜口述命令完毕后,立即提鞭上马率领部队南进。有人提出先给东总回电,黄永胜瞪眼怒斥道:回什么电,再架电台,廖耀湘就跑了!为了跟敌人抢时间,黄永胜下令全纵队一律轻装急进。指战员们把衣服、行李、粮袋全都扔掉,只携带武器和弹药向前疾奔,连续急行军十几个小时,许多战士跑到抽筋吐血,仍然坚持着向前跑。从10月24日黄昏起,6纵一昼两夜急行军250华里,这是东野部队在黑土地上急行军的新的纪录,终于在26日凌晨4时在厉家窝棚地区堵住了廖耀湘兵团。

由于黄永胜未给总部回电,东野总部得不到6纵的消息,不知他们堵住廖兵团没有,也不知他们到了何处。林彪和刘亚楼心急如焚,因为能否抓住廖兵团,关键在6纵这支劲旅。林彪很生气地说:要让廖耀湘跑了,要严肃处理黄永胜。刘亚楼更暴跳如雷:要叫敌人跑了,非枪毙黄永胜不可!

10月26日,东野总部终于收到了6纵的电报,报告他们已占领新民以西的厉家窝棚车站,防御工事尚未构筑完毕,廖兵团的先头部队已蜂拥而至,拼命向沈阳方向逃窜,战斗打得异常残酷。6纵将不惜一切代价和牺牲,坚守到最后一人也要堵住敌人。

林彪、刘亚楼看了电报后精神为之一振,连声称赞6纵做得对做得好。至于他们能否顶住敌人突围?林彪和刘亚楼一点也不担心,他们相信6纵东野这支头等主力的战斗力。林彪亲自致电6纵:盼你们顽强固守,勇敢反击,保持阵地,歼灭敌人。

(二)名垂军史的厉家窝棚阻击战开始了。

二排官兵全部牺牲,保住了阵地

为了打开退回沈阳的逃路,廖耀湘的新3军、新6军抽调主力,不惜任何代价,成营成团地展开猛攻。在厉家窝棚铁道南端的16师46团,成为敌人首先攻击的目标。该团一个营攻占姚家窝棚后,受到敌人的三面围攻。指战员们死守阵地不退,战壕被轰平就跳进弹坑里打,子弹打光了就到敌尸上寻找。轻伤员不包扎,重伤员不下火线。16师有9个连队每个连只剩六七人至十余人。46团的指挥员全部靠前指挥。团政委张天涛、参谋长程远茂、1营营长何仑元、2营营长贾连科等英勇牺牲。2连指导员孟宪竟率领2排,在打退敌人十多次冲锋后全部战死,但敌人再也不敢向这块阵地进攻了,他们不相信阵地上已经没有活人了。

26日上午10时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政委赖传珠来到我16师位于于家窝棚的指挥所,纵队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李作鹏将战斗情况向他们做了简要报告。当时由于师指挥所离敌太近,并处在三面冲锋敌人中间,炮弹不时在指挥所周围爆炸,子弹在头上乱飞,情况非常危险,李作鹏师长汇报完后,催促他们立即离开。黄永胜司令员鼓励16师打得好,最后他下了死命令:部队打光了,也不能让敌人退回沈阳!

(三)52团2营死死守住厉家窝棚车站

26日,18师52团前卫2营,进至厉家窝棚与与敌新3军14师一部遭遇,5连当即展开猛烈攻击,将敌逐出村外,抢占了厉家车站制高点有利地形,截断了敌人沿公路铁路撤退的道路。

敌人企图抢占这个要点,利用炮火优势掩护步兵从两个方向拼命向我疯狂反击,我52团与敌反复冲杀,苦战一昼夜,连续打跨敌人整营整连无数次冲锋。5连排长阎崇修在弹药缺乏,全连仅剩20人的情况下沉着指挥,将占领我阵地前沿制高点的敌人打退。机枪手王保瑞端着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给敌人重大杀伤,多次击退敌人的冲击,守住了阵地。

52团3营的战斗也是异常激烈残酷。敌军凭借其优良的装备,炮弹像雨点般落在我军阵地上,村庄房屋被打塌,草垛被打燃,战士被炮弹掀起的泥土掩埋了一次又一次。遭受数倍于我之敌的连续攻击,伤亡很大,有的连只剩六七个人,仍在坚持战斗。

18师闫捷三师长带着炮队,哪里枪声激烈就赶往哪里。一股敌人妄图从六纵司令部方向突围,司令部已没有部队,黄永胜司令员拿起枪来准备战斗,同时给闫捷三打电话,要赶快派一支部队来。闫师长马上派了不到一个团,由一个副团长带队插过去,把那股敌人消灭了。

有几百个敌人冲到53团团部驻守的庄子里去了,团长身边已没有部队,打电话向闫捷三师长求援:敌人打到我庄子里来了!闫师长说:你们上房,拿手榴弹打,我马上派部队去!放下电话马上派了一个连去增援,那个连还没有到达,他们打电话说已经解决了。闫师长连忙派骑兵把那个连追回来,因为自己此时也是光杆司令了。

(四)死守阵地,击退敌人最后的垂死挣扎

26日下午,东野主力正在向黑山厉家窝棚地区推进。林彪电令6纵:我军已向廖兵团大举出击,在大部队到达之前,你纵必须坚决死守阵地,堵住逃敌。

26日黄昏,走投无路的廖耀湘兵团,再度进行疯狂的突围,向6纵的防线发动猛攻。敌军首先集中各种重炮,对解放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敌军潮水般涌向厉家窝棚车站,企图杀开逃回沈阳的血路。

厉家窝棚车站地区都是开阔的平地,只有某些村庄的房屋可以依托,在这种非常不利的地形上,短时间草草构筑的野战工事很难承受重炮的轰击。敌军的美造105毫米榴弹炮,对野战工事具有强大摧毁力。6纵临时抢修的防御工事,接二连三被敌人的炮火轰毁,许多指战员被泥土掩埋,爬出来后继续战斗。身负重伤的干部战士,仍然留在阵地坚持作战。

18师52团2营坚守厉家窝棚车站,在一昼夜的防守战中,连续打垮敌军的14次攻击,毙伤了大量敌人。16师48团的阵地一度被敌突破,该团迅速组织火力,与敌展开反复冲杀和白刃格斗,最后硬是将敌人击退,牢牢守住了阵地。

46团副团长胡海晓在最前沿的前卫连指挥战斗,身负重伤,吴纯仁团长派通讯兵去接他下来,他不肯。吴团长问他要不要预备队,胡海晓不能说话,用笔写道:不要,来多少,死多少。(预备队)到最后关头再动!

这一夜,6纵据守的阵地全线都在激战,许多村庄的房屋被炮火轰塌,柴草燃起熊熊烈火,将夜空映得一片血红。6纵的广大指战员人人奋勇,像钢钉一样死死钉在阵地上,充分发挥了刺刀见红的战斗作风,英勇顽强,寸土不让。先以火力杀伤敌人,再以手榴弹、小包炸药、刺刀与敌人进行白刃战,挫败了敌人无数次亡命的冲击,使廖耀湘突围的希望化为泡影。

战至27日凌晨4时,敌军突然全线溃散,原来东野主力已到达战场,对敌人发起围歼。敌军顿时军心大乱,各顾四散逃命。6纵见敌军已失去斗志,即以主力全线出击,2个师的部队如决堤洪水,向西向南奔腾而去。曾经不可一世的新1军和新6军,此刻像斗败的公鸡一样,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时,6纵的"攻坚老虎"17师也从锦州赶来,加入围歼廖耀湘的作战。

激战到中午,敌人已不复有组织的抵抗,到处逃窜。东野各部队展开政治攻势,喊话让敌人投降。敌军再也无心抵抗,纷纷放下武器。16师48团2个排的战士们,端枪排出一座解放门,宣布:凡是放下武器从这个门过去,即算解放。没多长时间,就有2000名敌兵从这个门走过,其中包括5个军9个师的番号。

到27日下午,辽西围歼战基本结束,廖耀湘兵团5个军被全部歼灭,廖耀湘以下8.8万官兵当了俘虏。6纵在此役中共歼敌2.6万名,俘获敌兵团参谋长杨焜、新6军军长李涛、新3军参谋长李定陆等一批高级军官。

(五)厉家窝棚阻击战必将名垂军史

10月28日,辽西会战胜利结束,全歼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个师10万人。俘敌8.8万。辽西会战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关键在于6纵敢于追击,敢于穿插,守的顽强,攻的勇猛,以坚决冒险突然之动作,大胆插入敌行军纵队,拦腰斩断该敌,堵住了廖耀湘兵团退回沈阳的去路,在一片平地没有防御工事的情况下,利用村落房屋,同敌先头部队展开激战,在数倍敌人的连续猛烈攻击下,坚守一昼夜,堵死了敌人逃回沈阳的退路,直至我大部队到来完成对敌的聚歼。

6纵为了完成堵截廖兵团的任务,自己付出了巨大代价,在这一昼夜的阻击战中,16师、18师仅牺牲的官兵就达2100多人,6纵的烈士英名将永远镌刻在辽西大地和东北人民心中。

被我6纵俘虏的廖兵团少将参谋长杨焜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1948年10月25日下午,国民党空军问我,在彰武以南发现一个长约五华里的大行军纵队,向无梁殿方向前进,是不是我军,如不是,我们就要轰炸了。我回答不是,你们轰炸吧!由于这个纵队的插入、渗透,给辽西兵团以很大的威胁和混乱。兵团部后来与新编第三军失掉联络;新编第三军三个师而后被分别包围歼灭,就是由于解放军的这个纵队的渗入造成的。后来知道这个纵队就是解放军第六纵队,是由彰武南下切断辽西兵团的后方联络线的。

李作鹏将军晚年时回忆,大家都知道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厉家窝棚车站南北地区的阻击恶战。其实这场阻击战,我们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六纵16师、18师),面对的是完全美式装备的十万王牌大军,在完全平坦开阔的地形,是遭遇战,来不及构筑工事。在种种不利条件下,我六纵官兵用坚决贯彻总部首长的作战意图的决心,用敢于死打硬拼,敢于刺刀见红的狠心,用誓死取得胜利的信心,彻底粉碎了廖兵团十万大军妄图冲开向沈阳突围的血路而多次发起的猛烈进攻。 塔山和黑山阻击战成功阻击从南北而来的增援敌军,为解放锦州奠定基础。

而厉家窝棚阻击战成功阻击了妄图向南向东逃窜,进而全歼廖兵团十万大军,立了头功。它与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同样辉煌。

厉家窝棚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辈们永垂不朽!

以上文字来自名垂军史的厉家窝棚阻击战(四稿)

东野6纵18师师长闫捷三之子闫辽源

李作鹏之子李冰天、陈光之子陈耀东、六纵后代杨闽生

吴纯仁(1921.12--2010.1),男,陕西韩城人,以文人投军,敢打敢拼,不怕牺牲,作风勇敢。1936年(16岁)参加红军,1937年入党,1948年任辽西会战的主力英雄部队团(六纵46团)参谋长、团长。共和国少将(1961),中共候补中央委员,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视频为 吴纯仁之子吴晓春、吴晓光介绍父亲当年的战斗场景。

黑山县县长张昊去沈阳开会,会议结束特意赶回来,参加黑山狙击战及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黑山市采访报道视频,一纵四代赵琬莹小朋友唱钢铁的部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意味深长........

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父辈是把一切献给党的忠实执行者,正因为有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做到了,以劣势的武器装备打败了强大的敌人,为建立新中国付出了所有!为我们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演唱:冀热辽独立四师(四纵)老红军高大美后代高开华。

微话剧——穿越时空的对话

编剧:张艳艳 导演:张艳艳 王泓涧 表演:张艳艳 刘艺

母亲想念在黑山战役牺牲的儿子,儿子啊你怎么不躲着子弹呢,娘多想你能活着回来,哪怕打掉胳膊炸掉瘸腿,就算瘫痪在床娘也愿意伺候你.......

重温入党宣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笔者祝华手的上方是她亲爱的父亲祝再馨,父亲1945年在山东日照参加八路军,东北解放战争时任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二师四团文化干事,参加了1946年四平保卫战、1947年四平攻坚战、1948年四平收复战。历任38军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1964被授予中校军衔。

这面光荣墙上有父亲的老领导:李连秀、宋树仁、朱家礼、成兴宝,以及亲密的战友张宝义、彭树祯。

父爱从未走远

本文2018年9月4日开稿,截稿2019年4月1日。历时半年后,选择清明前发表,以示怀念我们英雄的东野父辈们!

向为解放东北而牺牲的烈士们致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部分后代父亲介绍已存姊妹篇《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报到篇》,敬请观看!

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报到篇

七纵李小怀大哥力作

纪念 缅怀 感动 感恩 感谢 《东野后代纪念辽沈战役七十周年》活动火花

相关活动链接

东野一纵(38军)后代纪念辽沈战役胜利七十周年活动纪实

相关活动链接

一纵(38军)后代纪念四平战役胜利70周年活动纪实

相关活动链接

东海子弟及38军后代代表——东海祭奠先烈

陈辉:署名祝华的文章,是一篇难得的佳作,东野子弟在寻父爱,也是在寻根,寻父辈的战场,寻父辈的旗帜。

父爱是什么?父爱有多远?父爱有多深?

父爱是父亲那一代人,爱民族、爱国家、爱共产党,爱人民,他们把爱献给了创建新中国,留给共和国的财富,是战场的硝烟,是拼死沙场的豪气,是留给我的爱国情怀,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昔日战场寻父爱,多么好的创意,多么纯真的探寻,父辈九泉有知,也当含笑!

父爱并不远?他随时陪伴在你们身边,父亲的情,父亲的爱,已经融进了你们的血脉,走父辈之路,因为这是创建新中国之路;承父辈之志,因为这是振兴中华之志;沐浴着父辈的爱,你们百折不饶,勇往直前!

父亲的爱深入到每一个东野子弟的脑海,让你们永远铭记,这个爱就是爱国家,爱民族,爱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天下!

东野子弟已经在天堂里的父亲,你们的子弟不会让您们失望,他们在您们当年鏖战的沙场,更加想念您们!更加理解您们!更加敬佩你们!更加爱戴您们!

祝东野先驱天堂安好!祝东野后代高擎父辈的旗帜砥砺前行!

十纵婷子:祝华 :夜里看了你的美篇,很激动。看得出你是认认真真的收集整理了许多资料,历时7个月才写出这篇报道。真的很棒,我收藏了。父辈是我们人生中的最好老师,用他们的行动教会了我们大爱,教会我们忠诚。所以我们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军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追寻父辈足迹,挺直身板向前进。

50军赵白雪:震撼美篇,编辑用心用情令人难忘,忠诚与无畏是英雄父辈们的信仰,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继承和发扬是我们四野后代的责任和使命

十纵东朝大哥:父爱从未走远,红色基因永传。

十纵姜淑芬: 倾注了全部的情感,表达了后代的心声。

刘笑松:祝华写的真好!

东朝:父爱是血脉的延续,

父爱是信仰的传承,

父爱是传统的接力,

父爱是基因的永存。

宋园:永恒的记忆,世代的传承!

铁军: 饱含真情的力作!

刘南征:真不简单,辛苦了!做的真捧!

李小怀转来七纵后代的建议:北京军部 谁能告诉著作者,标题建议改为父母的爱……因为很多人的母亲也跟随四野,从东北打到海南岛

LG:祝华大篇幅精彩的记述了我们那次难忘的纪念活动。

江力群大姐:祝华 ,写的太棒了!很感人!我眼眶湿润地读完了这美篇。父亲的榜样是无穷的力量!你做到了!你不为名,不为利,黙默无闻地为万岁军,为113师的各项活动积极出力!向你学习!

李亚滨大哥提出文中的错误:祝华  美篇制作得很棒! 文中有一小错,苏铁山的父亲是苏进(东野炮纵司令),不是苏静,请更正。

王少华:祝华 ,你写得真好,真的很棒。

李智仲:祝华 美篇做的太棒了,我已转发到我的朋友圈!

赵亚力:祝华 因患眼疾,我好长时间没看微信了,刚刚听朋友说你的美篇做的非常棒,今天还是忍不住把你的作品看完了,看后感觉非常震撼,这是一篇充满正能量和激情的好作品,堪称美篇精典,向你祝贺!我已把它转发到我的战友群!

朱力萍: 小四儿你编写的太棒了,看的我热泪盈眶,深受教育和感动,谢谢你的辛勤付出,带给我们这么好看的美篇!

周铁城:昨夜我拜读了《父爱从未走远》,在清明这个缅怀季里,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前辈们挺拔的身驱,听到了父辈的声音……文章伴我入眠。

这篇力作很大气,大有辽沈战役宏大场景浮现,气有气壮河山之排山倒海之势。超棒力作!

彭福民:制作的很感人向父辈致敬。

周建华:祝华美篇堪称精品力作,值得永久珍藏。

王绍军:祝华是极重感情的人,尤其是对与老部队有关的事情,写出的文字也一样感人!

兰姐:祝华 文章写得编排的都挺好的,照片也好。

曹岩:这首歌选的太好了,唱的人心都要化了,里面的抒情文字也好!

董欣:祝华美篇:父爱从未走远~感慨万千,深深体会到不是所有的父爱都能传递刚毅,无私、勇气,只有经历血与火中的民族,为人民解放誓死拼杀过人,才能拥有这样高贵的品格,这样情怀,我们在幸福中享受着他们别样的情怀,体会着父爱如山的味道,我们可以对着父辈们大声的说:我们是光荣的东野后代!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曾宁生:父爱永远不会走远。父爱伴随着儿女们今生今世!

李小怀:

父辈忠胆拼沙场

百花动容吐芬芳

七十周年赴辽沈

三百后代好儿郎

莲香:追求父辈们的信仰;铭记父辈们的经历;珍惜父辈们的荣誉;传承和发扬父辈们的品质和气息;因为我们是军人子弟!!!

海龙:应该是父母的爱,我们的母亲也跟着东野从黑龙江打到海南岛,也参加了抗美援朝!

蔡国庆:读了祝华这篇力作感触很深,父母的爱滋润后代们的成长,英烈们的遗志我们继承,四野的精神我们传承。

999:有一种感动源于内心,有一种怀念伴随一生,战争中成长的父母成了我一生的风向标,每一次缅怀内心总是瘾瘾作痛,在这清明节来临之读此文章更加怀念我们的父母!!!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