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什么意思网络(米饭糙米水量民众)

小科普 149

米饭,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之一,中国南方主食。一味米饭,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大米性平、味甘; 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留有胚与糊粉层的大米饭含有人体90%的必需营养元素,且各种营养素十分均衡,所以是最佳主食。但是吃饭也有不少讲究哦,你真的会吃饭吗?

很多人习惯一日三餐的主食都是米饭。不过顿顿都吃白米饭,其实并不健康。很多人可能不相信,甚至觉得荒唐,可能有的人还会质疑,自古以来人们就吃米饭,吃了几千年,也没见他们得糖尿病啊? 其实米饭的面世,可追溯至粥。由于烹煮粥水控制水量的要求比米饭低,上古的华夏民众后来慢慢掌握不同水量时的烹煮效果,就发展出较饱满的米饭。现代由于打磨谷粒的技术比古代越趋先进,因此民众食用的米饭亦逐渐由糙米改用白米,甚至出现无洗米等净白米,但已失去存于糙米表面即谷糠的各种营养,而几乎只剩下淀粉质等糖份,因此也是引发现代民众患糖尿病个案上升的其中原因。

早在2002年,美国研究就发现,白米饭是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的食物。而一项2007年在中国人中所做的研究也表明,吃白米饭最多的人与最少的人相比,糖尿病的相对风险为1.78倍。2012 年,一项对中日美三国共 35 万人的调查研究,肯定了白米饭食量和糖尿病之间确有关系。这些研究证据摆在面前,不能不信。那么如何才能更健康的吃米饭呢?

吃米饭的注意事项

1、尽量清淡

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后血脂更多地升高。因此,最好少吃炒饭,避免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2、多吃粗粮

米饭,尤其是现在的精白米饭,由于好消化、餐后血糖反应快,对血糖控制很不利。而富含膳食纤维的黑米、紫米、糙米等都是延缓消化速度的好选择。所以,理想的控制血糖和消化速度的方法就是少吃白米饭。平时煮饭不要总是用白米,不妨换点糙米、粗粮杂豆等。这样可以使米饭和米粥的饱腹感明显上升,消化速度减缓。这样也可以让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于控制体重。实际上,慢性病人大多数都是脂肪超标的类型,控制体重是饮食调整措施的第一要务。

3、不要太软烂

很多人喜欢把米饭做得软点。蒸米饭前先把大米浸泡几个小时,再小火慢煮或者压力锅蒸煮,让米饭更加软、烂。这样口感上是好吃多了,不过这种米饭的消化速度和餐后血糖反应也会明显上升。研究显示,浸泡、增加水量以及延长蒸煮时间,都会加快米饭的淀粉消化速度。所以,建议平时煮饭还是不要煮太软、太烂。

4、不要一次做太多

平时做饭一次不要太多,因为米饭多次加热后,往往会变得更烂、更软,很容易消化,餐后的血糖反应也更高。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当天做的饭当天吃完;如果有剩饭,也最好不要反复加热。

说完了米饭的健康吃法,小编也给大家分享一些煮米饭的小窍门

做饭的小窍门

1、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如果加热时间过长,维生素B1损失会超过30%,如果撇去米汤水,维生素损失超过40%,因此做饭时一定不要长时间加热。

2、焖蒸最佳

做米饭最好用"蒸",蒸饭比"捞"饭多保存5%的蛋白质,18%的维生素B1,焖饭也有利于保存营养。

3、加点醋更好吃

煮饭时滴几滴醋,煮出的米饭会更加洁白、味香哦。

4、米酒拯救夹生饭

米饭做夹生了怎么办?可在米饭倒点米酒,再煮一会便可改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吃米饭的注意事项与做饭小窍门,您还知道哪些吃米饭的注意事项呢?在评论中告诉我们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