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自我概念(自己的自我概念评)

小科普 162

论文标题:《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作者:李甜甜 徐鹤文

✍期刊:心理与行为研究

⏰发表时间:2022

[送自己一朵花]研究目的:探讨拒绝敏感性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在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交焦虑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机制,为解决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

文献综述:

1️⃣自我概念清晰性

➡️定义:指自我信念被清晰、自信地定义。

代表个体内部(一致)和(随时间比较稳定)的自我认识

➡️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度低→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清晰→倾向于依赖外部标准作出行动和反应→经历更多模糊情境→体验到更多不确定性→社交活动中的行为反应非常被动→身心压力大→增强了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

➡️结论:自我概念清晰负向预测社交焦虑

2️⃣拒绝敏感性

➡️定义:拒绝敏感性是指个体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对拒绝焦虑期待感知、强烈反应的倾向对潜在伤害的敏感性。

➡️对社交焦虑的影响:高拒绝敏感性↑→拒绝焦虑预期高↑→对可能导致拒绝的线索格外敏感↑→人际关系风险↑→个人困扰↑

3️⃣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定义:个体对不确定情境或事件的一种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使个体难以容忍未来发生的多种可能性,并试图从思想和行为面来控制这种可能性或减少不确定性。

➡️对社交焦虑的影响:高无法忍受不确定→倾向于采用回避的方式应对感受到的不安和压力→引发较高水平社交焦虑。

➡️研究结论:

(1)自我概念清晰性可以有效降低其社交焦虑水平

(2)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也可以通过拒绝敏感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减缓社交焦虑

(3)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大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链式中介作用较弱。

❤️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提供的新的视角和思路

➡️家长和学校可以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入手,借助活动引导探索自我,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观。

➡️家长和教师等人要注意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尽量减少学生的被拒绝经历,帮助其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和保持自信心。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还应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交情境中的不确定事件,鼓励其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提升自我调适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