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的意思(逝者如斯夫下一句是什么)

小科普 243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感叹说:这消逝的一切多像河水呀!就这样日夜不停地流走了。

【注释】

(1)《朱注》: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并引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逝者’二字是统说,‘斯’字方指水。‘如斯’者,言天理之运亦如斯也。此圣人见彻内外,备道于身之语。

(3)《钱解》:或说:本篇多有孔子晚年语,如凤鸟章,美玉章,九夷章,及此章,身不用,道不行,岁月如流,迟暮伤逝,盖伤道也。或说:自本章以下,多勉人进学之辞。此两说皆得之。宋儒以道体之说释此章,亦一解。

【解读】

如结合凤鸟美玉九夷等章看,说此为孔子迟暮伤逝,当然有道理;如结合以下三章内容看,说此为勉人进学之辞,也有道理;但程朱等人均以道体释之,则尤其不可忽视。我们知道,《论语》极少谈论抽象的哲学本体问题,但经宋儒之发挥,此章以水喻道之意味显得特别突出。李泽厚说:这大概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句哲学话语。儒家哲学重实践重行动,以动为体,并及宇宙;‘天行健’,‘乾,元亨利贞’均是也,从而与一切以‘静’为体的哲学和宗教区分开来。(《论语今读》)既然以动为体,那么,川流不息的河水,就成为道体或本体的最佳象征了。后来熊十力喜欢讲以大海水为体,并由此阐述其即体即用之哲学(《新唯识论》),或许此章亦为其思想来源之一。当然,熊十力也很推重《周易》。《周易》讲天行健(乾卦《象传》),又讲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特别是还讲到神无方而《易》无体(《系辞上》),这当然都是在强调宇宙的变动不已,永不休止,即以动为体也。一个人如能体会到这一点,当然难免会有伤逝之情,但由此激发出来的更应该是一种于穆不已自强不息的豪情才是。孔子及其弟子们之伟大处,或正在此。阅读海淀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