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
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5.《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6.乐府民歌,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
7.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8.《史记》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为班固所著。
10.《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11.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12.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1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14.王维,字摩诘,被誉为诗佛,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1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
16.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17.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18.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19.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20.李白与杜甫被世人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21.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
22.辛弃疾,豪放派词人代表,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清贫乐》。
2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书愤》《示儿》等。
24.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25.王安石,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名列唐宋八大家。
26.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著有《岳阳楼记》《与唐处士书》《答手诏条陈十事》。
27.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著作有《醉翁亭记》《卖油翁》等。
28.李清照,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与柳永、姜夔等人为代表称为婉约派。
29.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
30.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31.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
32.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王实甫著,崔莺莺、红娘、张生)《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33.《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成祖永乐年间,政府组织编纂的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类。
34.《四库全书》:清朝乾隆皇帝组织大批学者编写,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35.临川四梦,(也称为玉茗堂四梦),分别为:《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36.《桃花扇》为清代孔尚任所著,主角为侯方域、李香君;被评价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7.三言两拍,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38.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39.《三国演义》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被评价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40.《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被评价为: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41.《金瓶梅》,四大奇书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
42.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43.鲁迅,原名周树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44.郭沫若,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45.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46.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47.郁达夫,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48.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学术著作《经典常谈》,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
49.闻一多,爱国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著名篇目有《太阳吟》、《洗衣歌》、《发现》、《一句话》、《死水》等,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等。
5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51.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散文也表现爱的哲学,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52.巴金,原名李尧棠,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
53.赵树理,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小二黑结婚》被茅盾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李有才板话》被茅盾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
54.曹禺,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55.艾青,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
56.白洋淀派创始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二、名家思想
5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被尊称为至圣,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礼治,伦理上倡导仁、礼,中庸,和而不同。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主张学生全面发展。
58.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被称为亚圣,政治上提倡仁政和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9.荀子,名况,字卿,战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政治上主张仁义、王道、礼法并重,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60.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之源,顺应自然。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61.庄子,战国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哲学思想:齐物、逍遥,文学成就突出,寓言、散文蕴含深邃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62.墨子,战国时期墨家思想代表,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63.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思想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刑峻法、变革、法治。
64.公孙龙,战国时期赵国人,名家思想代表人物,提出白马非马命题。
65.董仲舒,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
6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三、常识
67.战国时期发明司南,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
68.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9.东汉华佗配制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70.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71.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应用更广泛。
72.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
73.顾恺之,东晋,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被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74.王羲之,东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75.范缜,南朝,著有《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76.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77.甲骨文,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78.金文,商、周时期刻铸在钟、鼎及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79.大篆,春秋战国到秦时通行的字体,包括籀文和石鼓文。
80.小篆,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著名的秦代石刻有《泰山刻石》、《会稽刻石》。
81.由小篆演变而来,产生于秦,通行于汉,为后世楷书、草书、行书的产生和演变奠定了基础。讲究蚕头燕尾。
82.又称正书或真书,出现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特点是横平竖直。
83.直接从隶书演变而来,汉初始有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84.形成于两晋,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85.文房四宝:湖笔(浙江湖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宣城)、端砚(广东端州)。
86.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
87.楷书四大家: 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及元朝赵孟頫。
88.宋四家:苏黄米蔡。
89.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秦观(秦少游)、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90.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也有人认为应该是:京剧、评剧、豫剧、粤剧、秦剧。
91.京剧,形成于清代1840年前后的北京,起源于安徽徽剧、湖北汉剧、江苏昆曲和陕西梆子,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因此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分生、旦、净、丑四行。
92.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谭富英。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93.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前身为莲花落,代表剧目:《秦香莲》《刘巧儿》。
94.粤剧,广东、广西、闽南一带,代表剧目:《搜书院》《关汉卿》。
95.越剧,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代表《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96.豫剧,又称河南梆子,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
97.黄梅戏,安徽,起源于湖北黄梅采茶歌,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98.吕剧,起源于山东,代表剧目:《白蛇传》《李二嫂改嫁》。
99.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又称中国戏曲之母、百戏之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代表剧目:《牡丹亭》。
100.花鼓戏,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江西等地亦有同名剧种,代表剧目:《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
本文属石家庄华图教育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于华图教育,未标明者必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