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真知计划我和海之蓝的故事
在中国,白酒其实出现得非常晚。咱们经常说的,李白酒仙,武松喝了十八碗去打虎,这些都和白酒没啥关系。因为元朝以前,我们的酒都是酿造酒。可能有小伙伴不了解这又是个啥。其实酒分了两种:
一种就是酿造酒,苹果和葡萄放得久了,就有一股酒味,这就是初级的发酵酒。人类各个文明都很早就解锁了这个技术。
另一种是蒸馏酒,蒸馏酒是酒精沸点低,加热时酒精先变成蒸汽然后上升,遇到冷凝设备变成高含酒量的液体落到收集器上,酒的浓度大幅提升,也就成了白酒。
酿酒相对容易得多,但是千百年之后酒的度数依然徘徊在3%左右,比现在的淡啤酒还要低一些,整体效果是只有一个酒味,跟咱们现在的烧酒不是一码事。
同时期的欧洲也解锁了这个科技点,在欧洲大航海时期,一次出行时间很长,饮水几乎很快就会变质无法饮用。所以船上都是带大量淡啤酒代替饮水。对于酒量大的人来说,这东西就是有点颜色的水。
之所以发展缓慢,其中原因主要是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无法控制,时间一长酒就会变酸,而且缺乏蒸馏技术,度数死活提不上去。
虽说各地都酿酒,但是要想酒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第一水质量要好,第二是当地环境,温湿度合适,有利于酿酒相关的菌类生长,这样才能酿出好酒。
所以看着好像技术门槛不太高,但是全世界来看,能酿出大家都认可的酒的地方就那么几个,咱们现在知道的那些主要酒类产区,几百年前就在做。比如咱们熟知的洋河镇,水好粮食好,背靠大运河,所以自古都是主要的产酒区,很早就是宫廷贡酒。只不过那时候主要还是酿造酒,后来经过多次迭代以后,慢慢过渡到了现在的白酒。
宋代时,酒的一重大技术发展出现了,也就是蒸馏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按照有的说法,中国汉代就出现了蒸馏酒的器具,可以制作高度酒了。但是即使有也是非常少数,可能是操作难度大或者设备成本高,反正没有推广开。
直到宋代,酒的度数在蒸馏技术的帮助下快速提高。从10度左右(超过之后因为乙醇浓度过高,酶的活性会降低)开始翻倍,经过多次蒸馏后度数可以达到今天高度酒的水平。于是白酒产生了,是的,白酒或者准确说所有蒸馏酒,历史都并不久。如果能把历史计算到宋元基本就是极限了,再往上就不是白酒而是酿造酒了。
蒸馏技术对于喜欢饮酒的人来说属于关键技术,随着蒙古崛起,这项技术开始随着蒙古军队四处蔓延。而蒙古军队基本上是冷兵器时代,扩张最快最广的那批人。从蒙古人到中亚各国,再到俄罗斯和欧洲,有种说法,说俄罗斯人嗜酒的毛病就是跟蒙古人学的。
蒸馏之后,酒精量增加,其他物质比例减少。酒的香味就淡了,如何同时增加香味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一般来讲,国外提得比较多的,白兰地,主要是水果发酵,自带香味,而威士忌酿好之后要放到橡木桶里,吸收橡木的味道。伏特加没有这个问题,那玩意太纯粹,不含杂质,没话说。
对于中国白酒而言,决定香型风味的元素则要复杂得多,包括酿造环境、酿造工艺、酿造用曲等等甚至存放技术。中国的白酒一般是多种年份的酒通过不同比例勾兑起来,再放到坛子里,按照一定时间存放发酵。在窖藏过程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酒质不断提升。所以窖池,对酒的影响就极大,这在东西方都差不多。
窖池是酿酒的地方,也是谷物发生反应产生乙醇和各种其他物质的地方,这里的微生物环境决定了酒的质量。一般来讲,越是长期使用的窖池,微生物越稳定,出酒的品质也越稳定,含有的杂质越少。所以很多酒厂都自称老窖就是这个原因。
要说窖池老,在全国洋河酒厂的窖池算得上号,洋河几百年历史,最古老的一批窖池建于明代酒厂创立时期。我查了下,洋河目前拥有7万多口名优酒窖池,其中明清古窖池多达2020口,窖龄最高的达600余岁。明清老窖经历四个时期变迁,是国内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使用时间最长、微生物种类最丰富的酿酒窖池群之一,被誉为中国白酒窖池活文物。要知道,窖池里的微生物就如精灵一般,活性越强发挥出的作用越大,酿出来的酒也会更醇厚更绵柔。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独特的优势,所以提到洋河,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香型,而是它的绵柔特性。这也改变了中国白酒以香分类型的传统,首创了以口感为主的绵柔型白酒风格。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其蓝色经典系列,其中我们熟知的洋河超级大单品海之蓝,2003年上市至今,刚好20个年头,实打实的成为了洋河绵柔风格的代表之一。
20年貌似沧海一粟,但对中国白酒市场而言,可谓跌宕起伏。从萌芽发展到白酒黄金十年再到白酒寒潮,简直是一波三折的真实写照。因此真的能行销全国的白酒,最多不过十几个牌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没有点真东西,真不一定能活多久。
中国白酒的世界早已形成了巨大的分化效应,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普通白酒品牌日子不好过,而高端白酒品牌却是销量、利润年年增长。接下来会进入惨烈的淘汰赛。做的不好的企业都得退出,还有那些之前做的不错的,后续可能也得退出。
比如国内的白酒包装太土一直饱受批评,大家去商场对比下就能发现,国外的洋酒普遍比国内的要时尚得多,这也是为啥我们的酒一直出海困难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也跟之前长期需求大于供给有关,导致酒厂一直不大愿意做这方面的改进,所以普遍比较土。
但是显然不是所有的酒厂都这样,比如我们今天反复提到的洋河,至少在三个领域开启先河:一是绵柔型的开创,开辟了白酒品质追求新高度;二是灵动流线瓶的应用,瓶身漂亮的不像传统白酒品牌;三是以蓝色经典系列占位蓝色形象,开启了白酒色彩审美的新风向。
开创先河不易,持续引领潮流更难。如今的海之蓝,已成为国内极少数既经典又时尚的品牌,20年里无论是包装还是内核,都在不断提升、紧跟时代。这种不断提升的决心和文化,成就了洋河的品牌力,成为了其持续跨越发展的无形资产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