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相信不少喜欢追剧的宝宝都会发现,在日韩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这两个国家的人都会喜欢在家席地而坐,特别是在客厅和饭厅。他们往往是直接坐在地上看电视和盘腿坐着吃饭。而现在一些韩餐馆或者日料店也是,店内采取席地而坐的招待方式。
其实,并不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人们购置不起椅子,而是这是他们独特的民族习惯。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一样,席地而坐是他们执行了很久的生活习惯,已经流淌在每一代人的血液里了。
和日韩两国不同的是,在现代中国,除了朝鲜族仍习惯席地而坐外,大部分中国人都习惯坐在椅子上。如果你坐在地上了,反而会被训斥坐没坐相,举止不够得体。特别是汉族人民,觉得坐在地上是十分不雅观的。
我们现在口头上的席地而坐,通常理解为直接坐地上。其实严格来讲,并不是这样的。它的准确解释是:在古代,人们将席子铺在地上,盘后屈膝跪坐,并且臀部倚靠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对姿势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坐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从何而来?
1、 古代的正座就是席地而坐
正襟危坐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了解,大概意思就是整理好衣襟,端正郑重地坐好。古代人一般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上才需要正襟危坐,例如和上级官员商讨事务,接收谕旨的时候。
正襟危坐中的正坐二字,其实说的就是古代的跪坐。这种坐姿是有严格要求的,并不是你随随便便跪着便是跪坐了。首先你要用跪的姿势将臀部放在脚踝上,然后挺直上半身,接着将双手端正地放置在膝盖上面,目不斜视。整个姿势是十分板正、笔挺的。
2、日本的席地而坐来源于中国
在唐朝的时候,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造访。这些遣唐使不仅感受到了我们大唐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以及学习到了很多中国历史文化,还会借鉴和参考我们的政治管理、社会治理的方法、政策。回到日本后,他们就会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学进行整理,或借鉴或改良。
其实古代人并没有这这种坐姿有多喜爱,所以在椅子被发明以后,中国古代人便舍弃了席地而坐了。但是这种坐姿却在日本生生不息,直到现在日本人也很喜欢坐地上。所以,现在人们才会误以为:席地而坐是来源于日本的。
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席地而坐的?
其实席地而坐文化历史十分悠久,差不多从文明史诞生之时,就可以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跪姿的身影。然后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礼教的形成,正坐,也就是席地而坐,变成了博大的中华文明礼仪中的一部分。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的记载: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
这段文言文说的就是古人在进入室内屋子时的礼数礼节,鞋子要整齐放在台阶上,进去后要席地正坐好。
根据这个史据,我们可以推测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席地而坐已经是古人的日常,也是行为规范中的基本礼仪。它的普遍程度就像是现代人邀请别人来自己家坐一下是一样的。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席地而坐最早来源于周朝或者殷商时期,直到唐朝时期,人们才慢慢地不采取这种坐姿。之所以它会淡出历史舞台,是因为家具业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了。所以当椅子、床榻等发展起来时,人们也就慢慢地不再席地而坐了。
古代椅子诞生与出现的意义
很多史料记载,椅子是由印度高僧来中国传教时带来的,因为在敦煌壁画中就有这样的图案记载。但是据考察,我国在唐朝就已经有椅子了,而且种类丰富、外观精巧,做工样式都十分讲究。椅子自从诞生以后,就很快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历代的巧手工匠,都因地制宜,根据当时的风土人情、社会背景,设计、制造出独特的椅子。而其中最常见的椅子款式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
到了明朝,中式家具更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刻,各种梅花形、桃形、六角形、海棠形等等,各式各样的的椅子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群众的家里,都能看到不同的椅子。
或许椅子对于现代人来说,真的没什么好赞扬的了。但对于古代人而言,椅子的存在就是上天给他们的恩赐。因为席地而坐其实并不舒服,同时也对人体下肢会造成一定的伤害,长期这样坐会使人非常不舒服。而椅子的出现,把古代人从痛苦的席地而坐中解救出来。
中国古代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因此在封建社会的束缚之下,椅子也成为了区分尊卑的工具。皇帝的龙椅是任何人都不能挑战的权威,达官显贵的椅子,在材质、样式、花纹上也比普通百姓的精致不少。如果你不小心误坐某个高官的专属椅子,甚至可能被会认识是以下犯上。
椅子的出现或许只是古代发明中的沧海一粟,但是它却给古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更是推动了古代家具史的发展。一个小小的物件,解放被压得麻木难受的双腿,生活也就变得更放松、愉悦了不是吗?古人的智慧还是十分值得敬佩的。
总结
中国的坐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将椅子这一坐具带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国家每一个时间段的文化历史。从板正严肃的席地而坐,到区分等级的椅子,到现在人人都能享用的普通坐具,里面蕴含的是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软件发达的美好精神。
不过日常生活中,还是坐得舒服最重要。现代生活不像古代那般刻板、严肃,不管你席地而坐好,还是坐在椅子上也好,你只需要选择最放松、最惬意的一种就好。
【参考文献】
《史记·陆贾列传》
《史记·高祖本纪》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