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水平静的像什么(西湖水平很平静一)

小科普 168

冬游西湖随笔

最近一有空就喜欢跑到西湖边发呆,好像有了瘾一样。

虽然这美景中随便的一根草一块石一捧水都浸润在厚厚的历史文化里,但是这仿佛也不全是吸引我来发呆的原由。

这两天的细雨蒙眬,湿寒的透骨冷和家乡贵阳一样,雨里雾里的也是一整天一整天的。

今天顺着白堤遛达,堤上一双双一对对多藏在花花绿绿的天堂伞里慢慢游动,丝毫没有归去的意思。雨雾中水墨般景致浓妆淡抹,点点游船好像时不时飘进了雾里。

不知不觉已走到了岳飞庙,没进去,还是喜欢沿着水边走,再向前便到曲院风荷了。衣服头发都滴了水,也有些累了,便坐了下来,擦擦头上的雨水,要上一杯井龙再配上一清碗荷花藕粉便开始发起呆来。

虽然这片是西湖最老的十大名景之一,属于夏游名园,但冬日细雨中的清肃静雅和薄雾中的亭台廊阁各式小桥以及冬藏其中的历史跨度和文化厚度那都是足以让我这等俗人呆坐冥想一天也回味品道不尽的。

隔着玻璃窗眼前的一大片残荷不可能不让人联想并盼望那春暖夏阳时鱼戏蛙鸣翠鸟蜻蜓莲涟不妖叶捧玉珠晨红霞金清波映月迤逦数里的荷塘的,那时站在迎薰阁上引袖佛风迎来清香扑面的惬意感和叹颂美景的心情一定是日后对游览西湖时最触景生情的回忆。那时如果你发了感叹还嫌不过瘾也可以来点诗词歌赋再彻底抒发一下,不过自娱自乐最好,因为自古多少王侯将相骚人墨客都已经争相抒发感怀并留下珍迹于此了。

这里有白莲、红莲、并蒂莲、洒金莲、重台莲,江南采莲,莲叶田田。它们早在宋代时就被诗人用千古流芳的美句加持过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也是我们从小就学背的诗句,今日得以在冬日残荷中带着无限的遐想来验证难免有些许遗憾,不过此时朦胧迷糊发呆中的我正在暗想等到夏日我会再来重新领略这诗意美景的。

一个头上结着春风髻发里插着花玉钗身上穿着以荷花为主的一年景宫女服的宫女给我端上来一碗温热的荷花米酒,酒香带着轻轻的荷香随着热温飘进我的鼻息里。

这酒好香!荷花清香!我不由自主地说。

客官大人说对了,这是取自流入西湖的金沙涧的甘泉酿造的荷花美酒,因为酿酒出酒时都有荷花粉吹落在酒里,加上酒坛的莲叶盖子两面盖用,翻过来盖时荷花粉也会掉进酒里,再用官窖特制酒坛再经过三次夏季的存放后才能取酒送入宫中,酒香里自然有了浓浓的荷香。快请客官大人乘着温热并且香味正浓时饮上一些,也可驱驱这冬日的湿寒气。宫女模样的小姑娘给我说到。

我正欲端上青粙酒碗喝上一大口,忽听门外马蹄声乱,几个青衣差官高声喊到,宫女们,快快收拾停当,马上回宫!马上回宫!快!快! 小宫女突然惊吓万分,慌张中急向我求告,客官大老爷救救我吧,我不想回宫去,就想留在这麯院做酿酒仙子干酝酿的活,我愿在这干一辈子的酝酿活!快帮帮我吧,客官大老爷!我也正惊诧时,咣当一声门被差官猛地踢了开来。

喂,先生,这位大哥,睡着了呀?手机掉地上啦。服务员推了推我说。

哎呦,我半睁迷糊的双眼,从地上捡起手机。

嗯,哦,请问古时候那个酿酒的麯院在哪儿呢?我抬头问旁边站着的服务员小姑娘。

小姑娘笑了笑看看我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南宋那个麯香作坊就在这里呀,这片荷塘围着的就是,南宋大画家马远为麯院提的字碑就在旁边那个展览室里呢!还有很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书画,你可以去参观参观呀,不要留下遗憾啦。 哦,好,好的,你讲得真好!我要去的,谢谢。江南苏杭不仅是天堂也是文化沃土啊!

南宋在杭州建都,宋朝也是多出奇葩皇帝的朝代,高宗赵构花天酒地饮酒作乐,下令在西湖边洪春桥附近开坊酿官酒供宫廷,酿酒取金沙涧之水,建坊之初还专派宫中官员监督管理,还派有宫女前来协助。酒坊旁边又种植了数几十亩荷花,后来酒便慢慢就带有了荷香。那被派来或顺便被带来的做工做管理的宫女们在这酒香荷香四下飘逸的神仙境地呆上一段后当然是再不愿再回那金科玉律的宫廷了。

自古文人骚客多饮者,南宋大画家马远,我们现在常见的山水国画临摹范本《马远画本》就是他的杰作,他也常常寻香而来,豪饮之后为这里写下曲院风荷四个大字,曲院就自然应该是麯香的院子的意思吧。

更有那位千古一帝的王朝帝爷康熙在这里昏写留下的错别字,同样是此四个字,我猜想可能是大爷故意写错,意为有别于前人来者,自己不是千古一帝吗!尽管另一个大爷他孙子乾隆后来修补称恶旨崇情大禹同什么的,不就是想说我爷爷不是没文化而是痛恨饮酒误国而故意为之,那么夸张,那曲香与脂粉香在宫中哪个更误国呢?呵呵呵。

细雨稍稍停清雾犹徘徊,湖中的水墨更加生动入画而恰到好处。

杭州的风景中宏大独特的水墨山水意境还有钱塘江两岸,特别是雨雾天气时车过钱塘江大桥中段时就可观赏到大江两岸的水墨画,钱江的水墨画多隐隐约约以现代化林立高楼为背景,水域开阔壮观,滟滟随波千万里、空里流霜不觉飞。而西湖的水墨山水意境大多都没有特定时代感,山水背景纯粹,不被摩登物象干扰打乱,黑云翻墨未遮山,山色空蒙雨亦奇,随手拍来便可在宣纸上临摹,浓妆淡抹总相宜,天然水墨成丹青。

乘着雨停我起身出来继续漫步,顺着苏堤向雷峰塔钱王祠方向走。

西湖周边是一步一景步步皆景,山水人文景观公园博物馆展览馆一个接一个,不争不挤也不抢,像一个个大小游船码头,处处可设,也不争不挤不抢。仿佛皆因为西湖的湖水从来平静祥和使整个西湖周围充满平和宁静与善意。

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时亲笔在钱塘湖石记中记载,钱塘湖,,,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选公勤军吏二人,立于田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钱塘湖就是西湖,从白居易文字里的另一个侧面也可知湖水是多么平静,一边站一人就可以人为测量水深,说明湖水随时都较为平静。这使我突然想起有一次去美丽的滇池,站在海埂边上,但是那个时间风高浪急人没法靠近水边的情景。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压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 白居易还考虑到了管理时效问题,就是急用水时不用逐级审批,这一千三百年前的西湖治理和利用就充满了现代管理精神,效率为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这还没完,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唐代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官吏担心自己记录的治理利用西湖的措施经验后来者及民众看不懂,尽量不用深奥文言,彰显了一千多年前的人文情怀及文化温度。

铁板烤秦桧,现烤葱包桧,水边小店伙计的喊声,烤秦桧,哈哈,一定要尝一个。

杭州人没有忘记历史,尽管西湖文化的温暖温度和包容宽度也没有抵过历史上刀兵霜剑的屈辱,特别是以南宋时期为代表。

遛达到涌金门一带时眼看着天已黑了下来。南山路上的咖啡店酒吧店滨湖国际商业中心一个个闪光耀眼的房子一片灯火通天。

走进一家小店里,点上两三样杭帮小菜外加一壶小酒。窗外平静的湖面上小船儿星星灯光游动。客居杭州的我没有速归的急切感,更没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思念苦。

徐志摩在《陌上花开》里讲述的吴越王派快马给陌上的妃子送去的几个字此时却出现在眼前,只管消受春色,陌上花开,不必急于回宫,可缓缓归矣!,几个字温暖了这片吴越大地几百年。

此时对着湖水小酌一口,是否可以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情怀呢,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这花当然现在可以换成这湖边的各种花鸟甚至是小松鼠小动物啊。我们现在也是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的,为这美景而陶醉,是因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同样如果都没有这份热爱,是不是这小船儿小松鼠也寂寞,这西湖风情也会苍白呢,不仅仅是春天的花朵吧。

缓缓归,缓缓归,特别是在这科技飞速发展、激情与速度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缓缓归,更需要暂时放空一下心灵,就像这平静广阔的湖水,静静地感悟我们生命的本真和回归。

举起酒杯再来一口,除了生死和一杯酒或一杯茶其它什么都是小事。

哦!好像这才是我喜欢来湖边发呆的主要原因吧。

夜晚的湖边依然游人如织,不惧风寒,水面上的点点灯影时隐时现。我想,等到有夏风时我还要再来,那时再酌上一小杯,然后乘着微醺坐上小船儿,继续发呆,星空下穿越时空,感受那古代诗人的浪漫情怀,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不过等不了夏风,明天有空就要来,继续在水边发呆。

吴锴

2022.2.15于西湖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